回覆列表
-
1 # 魏濟民
-
2 # 狂喜淡墨a
這幅楷書是以顏體筆意,屬於自己的情志所創作。經過自己的臨摹顏體特點上,寫出了自己的面貌。
首先中肯這幅作品,因為對於臨帖經驗者,認為楷書必須酷似原帖。我的理解,寫楷書意臨背臨是表現自己的書寫情性的必經之途徑。
假若偏愛喜好楷書,則有深厚臨摹,即是非常酷似,也沒有自己的筆意,那就是複製別人的筆墨。久了是為匠氣。
頗多的臨帖人,難以走出原帖,換言之,離開原帖則有不會寫了。終究還是依賴機械的原帖楷之定法。同樣也是很難出帖,隨有入帖,若是意法之間,不去發揮自己的意會才情,很難達到自己的筆墨風貌。
純粹楷則,雖然也是一種欣賞方式,而今時代,一味園囿定法,使得作品千篇一律,稱之為印刷體。書法藝術依然還是追求意境,或讀作者籍以筆墨所達及的品味。風格化才是書法的魅力,不重複別人達到法性,展示自己的書墨情志。
古代書家寫的字,都是應用書札,別有味道,因了帶著句讀與揮灑性情所結合的書墨。
性情,是書墨生機的源泉,不帶著個人的感情,不會寫出耐賞的作品。當然必須有一定的書寫技術。
在此鼓勵楷書,左右好臨寫的火候,既不窠臼,又不可遠離,適當之中,汲取筆畫技巧。這樣才會書寫進步。若偏頗,只餘下機械教條。
若此永遠留在定法拘泥中,表達不出自己的情懷。算是抄寫機。
-
3 # 八大山人ydb
書友在學顏體,乍一看有顏體的基本面貌。但這位書友還未掌握顏體的章法布白和結體,顏體結體是外緊內疏,撇輕捺重 ,所謂“顏筋柳骨”就體現在顏體的結體和筆畫中,書友需要多讀帖。仔細琢摸顏體的基本規律。
有顏體的味道,作者應該學習顏體不久,一些觀點僅供共勉。
書法主要有兩個方面:筆畫和結構。任何一個字,筆畫我們要做到交代清楚,其次是結構安排合理。當然,如果是創作,還要講究章法。
1.字的筆畫沒有交代清楚,不夠乾淨利落。起筆收筆存在一些問題,中鋒行筆不順,應該寫的時候手抖不穩。
2.結構安排待提升,比如好字左右結構問題,景子點畫安排問題,江字三點水位置問題,藍字留白問題等。
3.筆力問題,筆力孱弱無力,雖墨色厚重但無筋骨。當然筆力的強健需要多練習,非長久之功不能成。
提升方法:
第一,多臨摹字帖。喜歡顏體剛開始可以多臨摹多寶塔,這個是顏真卿早年作品。之後可以學麻姑仙壇記,顏氏家廟碑,這是晚年作品,書法筋骨豐厚,筆力遒勁,渾厚大氣。
第二,多讀帖。讀帖甚至重要於苦練,如果不讀帖,可能會走彎路。比如,出現錯誤沒有發現,然後堅持苦練,可想而知,日久年深的重複錯誤,然後養成不可更改的“習慣”。這個時候你的字已經定型,要改過來幾乎不可能,更不用說提升了。
第三,多交流學習。如果書法只是愛好,那麼可以不用拜師,但一定要多交流學習,這是提升的必由之路。
第四,多練習。當然是在正確的情況下多練習,熟能生巧,苦工方能出成績。
與君共勉,一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