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264549378664

    宋雜劇、南戲、元雜劇的關係。

    宋雜劇是北宋時期各種歌舞、雜劇的統稱,主要繼承了唐代以來的歌舞戲、參軍戲等等。宋雜劇在一開始有明顯的宮廷性質,說明它的藝術中心應該是北宋的都城汴梁,後來在市民階級中發展逐漸成熟並出現了瓦舍勾欄。北宋中期以來,宋金形成對峙局面,北宋的經濟重心由中原南移到東南沿海地區。不可避免以中原文化為特點和以汴梁為中心的宋雜劇也逐漸南移,宋雜劇與東南沿海地區的民間歌舞小戲開始融合出現了南戲,這個形成的時間在北宋宣和以後大約1125年後(北宋1127年國祚終止)。南戲最早出現在永嘉一帶(現溫州),因而又稱為“永嘉雜劇”、“溫州雜劇”,或稱“戲文”。

    在宋金對峙時期,金國出現了和宋雜劇相對的金院本。陶宗儀所著的《南村輟耕錄》卷二十五《院本條目》言:“院本則五人:一曰副淨,古謂之參軍;一曰副末,古謂之蒼鶻;一曰引戲;一曰末泥;一曰孤裝。”這就說明了金院本在腳色行當和演出規制上與宋雜劇基本相同,另據《院目》記載的院本劇目很多都與宋雜劇相同,因此可以證明宋雜劇和金院本是非常相似的藝術形式。金院本的藝術中心是金中都燕(北京),可能是不願南遷的瓦舍中的演員北遷聚集在燕,逐漸形成北派的雜劇即院本。從金院本的表演形式和劇本形式,也能證明金院本是對宋雜劇的繼承關係。

    為什麼要提到金院本?實際上是為了更好的解釋元雜劇與宋雜劇和南戲的關係。

    元雜劇又稱北雜劇,是由金院本和諸宮調發展而來形成的。從元人鍾嗣成的《錄鬼簿》和明人的《錄鬼簿續篇》中記載的早期元雜劇劇目是和《南村輟耕錄》記載的院目相似,可以說早期的元雜劇就是對金院本的豐富和繼承。後來又融合和宋、金時期已有較高發展的說唱藝術諸宮調,又充分吸收了北方各地區各民族的歌舞、伎藝等等經過發展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元雜劇藝術。北雜劇的初步成熟是在南宋末年。

    現在就可以基本釐清宋雜劇、南戲、元雜劇的基本關係。南戲和元雜劇都是對宋雜劇的繼承發展而來的,不同的就是南戲發展在南方元雜劇發展在北方,融合各自的地域特點逐步成熟。當然在元朝之後南北文化交流,南戲和元雜劇又互相吸收借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奧尼爾簽約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