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夫也瘋狂
-
2 # 深山老農民
現在的農民雖然有點錢了,沒以前那麼困難了,也是過上了小康的生活。但是一輩子都是窮苦過來的,還是捨不得花錢,平時都是捨不得吃穿的,看著都是挺心疼的。不過這些農民在隨份子的時候卻會很大方,這是為什麼呢?
有的農民平時捨不得吃穿,為什麼隨份子卻很大方?可能很多人都會說是為了面子,畢竟平時捨不得吃穿別人也看不到,但是隨份子還小氣的話就會被別人指點了,到時候就會被說成小氣了。這捨不得吃是一回事,被別人說成小氣就不好了,所以農民隨份子就不會小氣了,都是很大方的。
其實除了為了面子之外,還是有其它原因的,老農覺得還有下面這幾個點。
1、農民都互幫互助,多隨點份子多幫別人
農民之間的關係還是比較緊密的,畢竟都是經常走動的,遇到難事都會互幫互助。就比如說紅白事就是遇到困難的時候了,農民都知道捨得錢隨份子的,是很會為人處事的,可以說他們比你想象中的捨得。
在很多人看來親戚的孩子結婚,你過去可能也就是覺得打個幾百塊就行了,但是父母卻會直接隨上千塊錢的份子,還要自帶牌匾去,這就是差距,都知道多幫別人一把。
2、隨份子不僅是幫別人,同時也是幫自己
其實農民也知道幫別人其實就是幫自己,在別人辦酒的時候多隨點份子,面子上過得去,更是因為他們知道這錢未來還是可以回得來的,只要自家也是喜事要辦,都是會重新隨回來的,可能只會是更加多。所以說農民就是非常捨得隨份子的,幫別人未來別人也也幫自己一把的。
3、農民可以簡樸卻不小氣
很多農民捨不得吃穿只是消費觀念的問題,並非人就是很小氣的,遇到一些買房買車的事情,那都是會非常捨得的,只不過自己就是不捨得花錢在自己身上而已。他們只對自己小氣,對於別人都是會很大方的。
總之,農民平時捨不得花錢是樸素,可不是小氣,遇到關鍵時候還是會出手很大方的,可不要對農民誤解了。
在農村,農民平時捨不得吃穿,為何隨份子錢卻都很大方?
在過去,農村裡辦喜事也會隨份子錢,但是沒有現在這麼嚴重,一般也就是婚葬嫁娶的時候才辦喜事。可是現在是結婚、過壽、喬遷、生子、開業、升學等各種宴席是數不過來,有些本來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家裡幾個人相互慶祝一下就行了,但是也非得整十來桌客人。而只要是參加這些宴席,那就要隨份子錢。
而且,在以前隨份子錢多少都可以的,因為那是一份心意。而現在少則幾百塊,如果關係比較好的,多則上千塊。聽村裡的老人們說,在過去份子錢一般到是五塊、十塊,如果家裡條件差,拿幾個雞蛋也是可以的。可現在100塊錢都不好意思了。宴席的花樣多、份子錢重,一年下來也是讓農民頭疼不已。農夫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首先,份子錢水漲船高,隨大流。如今在農村裡參加宴席,份子錢早不比過去了,普遍都是一百元起步了,關係一般的是一兩百,而關係好一點的就是三四百,還有的會是上千塊。既然別人都給這麼多,自己只能是多給不能少給。有來有往感情才會更加深厚。
其次,禮尚往來。農村裡是非常注重親戚之間感情的,親朋好友有什麼事情了,也都會去幫忙。而如果自己家裡辦喜事別人隨了300塊錢,那下次對方家裡辦喜事了,一般都會多少加一點。如此一來,份子錢也就越來越高了。當然也有些是來多少,去多少。但是不管怎樣,都不能比對方給的要少,這樣就會留下話柄給別人,不然隨出去的錢也可能收不回來了。
最後,也就面子問題。在農村裡都是熟人的圈子,一般誰家辦酒席了,隨了多少錢這也不是秘密。所以在隨份子錢的時候,有些人為了面子,也是打腫臉充胖子,原因就是生怕被別人看不起,畢竟人活一口氣,而農民也是最注重面子的。
在過去隨份子錢本是一種團結互助、禮尚往來的美好傳統,可是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種陋習,讓農民是感覺到了壓力山大。真希望有關部門能出手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