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奉孝歷史

      山東省東營市是呂劇的發源地,東營區牛莊鎮時家村(原屬廣饒縣)民間藝人時殿元等是呂劇的主要創始人。呂劇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琴書演變而來。山東琴書最早產生於魯西南一帶,後演變為南路、北路、東路3個流派。清光緒六年(1880年) ,山東琴書傳入廣饒北部。當時,位於黃河入海口處的廣饒縣北部和利津縣東部尚無防洪大堤,任黃河漫流入海,每至汛期,黃水漫溢,窮苦百姓不得不背井離鄉,以逃荒要飯謀生。為多求施捨,許多災民行乞時演唱民間小曲,民間藝人逐漸增多。山東琴書傳入後,民間藝人爭相學唱,以此作為謀生手段。至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山東琴書在廣北一帶普及,職業琴書藝人漸多,較著名的有張蘭田、張志田、商秀嶺、時殿元等人。其中北路琴書藝人時殿元獨闢奚徑,在廣泛吸收其它戲曲、曲藝藝術成分的基礎上,把山東琴書由坐唱形式改為化裝演出,首創化裝揚琴,成為呂劇的主要創始人。  時殿元自幼以唱民間小曲討飯為生,後以唱山東琴書成名。他嗓音甜美,表演風格自然灑脫、幽默誇張,被時人譽為“大角”。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後,京劇、五音戲、河北梆子等戲班與山東琴書競爭民間演出市場,山東琴書觀眾減少,藝人收入降低。為增加山東琴書的競爭力,時殿元決心對山東琴書進行改進。他從京劇的服裝、道具、表演等方面受到啟發,經與崔心慶、崔心悅、譚明倫等人商議,決定把山東琴書由坐唱形式改為化裝演出。清光緒二十六年臘月二十三(1901年2月11日) ,時殿元率“同樂班”在家鄉時家村首次化裝演出了琴書段子《王小趕腳》。時殿元以醜行應功扮腳伕王小,執鞭攆驢;崔心悅以青衣應功演二姑娘,身縛彩繪的驢形道具做騎驢狀。二人載歌載舞,表演生動活潑,諧噱橫生,別開生面,獲得巨大成功。此後,他們陸續將《王漢喜借年》、《光棍哭妻》、《王天寶下蘇州》等10多個書目改為化裝表演,使琴書說唱向呂劇化邁出了重要一步。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時殿元首建“共和班”,開始由“拉地攤”轉向舞臺演出。共和班長期在廣饒、博興、張店、昌樂、 濰縣和膠東諸縣演出,民國初期,進入省府濟南在戲院或劇場掛牌演出。193 0年前後,時殿元的弟子時克遠、劉欣武、劉立賢等人組成“同樂班”,在濟南大觀園、勸業場等戲院演出,開始將一些角色較多、情節較為複雜的劇目如《雙換親》、《白蛇傳》、《秦雪梅觀畫》、《金玉奴》等,改為化裝揚琴上演。不久,“同樂班”與“慶和班”合併為“義和班”。時殿元及其弟子時克遠、李同慶、於廷臣(利津人)等,在藝術實踐中對劇目內容、表演手法、演唱腔調、音樂伴奏等諸方面不斷進行改革創新和充實,使之逐漸完善。  時殿元首創化裝揚琴獲得成功後,其他琴書藝人紛紛效仿,化裝揚琴在山東各地廣泛傳播。特別是進入城市之後,為滿足城市居民的欣賞要求,並與其它劇種相抗衡,化裝揚琴在角色、唱腔、服裝、道具、舞美等方面更加戲劇化,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劇種。呂劇名稱由來說法有三,一是:當地群眾根據《王小趕腳》採用驢形道具, 給化裝揚琴起名為“驢戲” ;二是:根據墜琴演奏時手指上下不斷“捋”的特點,稱為“捋戲”;三是:由於所演劇目中多有愛情故事,所以人們稱之為“侶戲”。1952年,山東省文教廳副廳長王統照提議:根據“驢”、“捋”、“侶”之諧音,取中國古音樂十二律中陰律“六呂”的“呂”字,正式定名為“呂戲”。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呂劇”在境內廣為流傳,每逢年節、慶典,演唱“呂劇”成為習俗。“文化大革命”期間,呂劇被禁演。1976年以後,呂劇復興。1979年,廣饒縣呂劇團、墾利縣呂劇團開始上演傳統劇目。1982年,廣饒縣呂劇團為配合計劃生育宣傳趕排新劇《閤家歡》,在縣內外巡迴演出。1987年,利津縣京劇團更名為利津縣呂劇團。1984年,市文化局組織部分文藝工作者,專門開展呂劇研究,深入農村走訪老藝人,蒐集史料。1985年冬,召開“呂劇史料座談會”,邀請20多名呂劇老藝人參加。1986年春,又邀請14名老藝人進行仿演錄影。在此基礎上,於1987年編纂完成《東營市呂劇音樂整合》書稿,於1988年底編纂完成《呂劇起源與發展東營市史料彙編》。這兩部書稿是呂劇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在編纂過程中,得到山東省文化廳有關領導、 山東省呂劇界許多專家和名演員 (如李漁、郎鹹芬) 的熱情指導與幫助。1991年3月5~8日,舉辦“東營市首屆呂劇匯演”,全市有8個代表隊、240人參加,分專業和業餘兩個組進行匯演,演出新創劇目12個。1994年,以廣饒縣呂劇團為基礎,成立“東營市呂劇團”。至1995年底,全市先後有15名呂劇演員獲省優秀演員稱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酒館38集劇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