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來說的話天天動聽,已經消失很久了,在2016年10月份左右,天天動聽就已經停止了產品的運營,所有播放器也只能使用本地狀態。
而天天動聽在陪伴使用者9年之後,終於還是走向了沒落之路,其中的原因其實很複雜,但綜合來看的話還是時運不濟,準備不足!
在2012年可以說是天天動聽非常巔峰的時代,雖然說,使用者量只是剛剛突破了2億使用者,不過在那個時代,憑藉著一款軟體能夠手握2億使用者量的,屈指可數,彼時也只有墨跡天氣這個APP能夠在使用者量上和天天動聽一較高下。
除此之外2012年之後其實版權時代已經慢慢來臨,這就給天天動聽留的時間不是太多,天天動聽的成功本身就是藉助於版權時代不透明的一個市場情況,而在版權市場逐漸提上正軌的時候,天天動聽顯然吃不消了,無論是自己的版權儲備還是資金流,都無法滿足市場和使用者的需求。
在這個時候,天天動聽的創始人黃曉捷接受了來自阿里的收購請求,從2013年開始之後,天天動聽在打通所有的曲庫,與蝦米音樂的曲庫合併之後就正式宣佈,成為阿里的預言,不過由於蝦米音樂才是阿里的嫡系,對於外來者天天動聽來說,阿里更像是拿天天動聽做個實驗品。
天天動聽邀請了宋柯以及高曉松來主持,天天動聽的後續發展,而天天動聽也改名為阿里星球,從此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我們知道,阿里對於這種模式的探索是非常簡單粗暴的,徹底顛覆了其實天天動聽作為本土最佳播放器的一個優勢,從而轉向為一個音樂聚集地,或者說是音樂與娛樂的聚合力。
對於大多數天天動聽的使用者來說,這樣的改變顯然是很難接受的,尤其是天天動聽,本質上是一款最佳的播放器,其次才是天天動聽所能延伸到的其他領域,但對於阿里來說顯然是有點本末倒置,首先是將天天動聽變為一個娛樂或者說是商業的聚合地,其次才是一款播放器。
曾經天天動聽的創始人黃曉傑先生在接受筆者的採訪和詢問的時候也表示,阿里被天天動聽收購之後,其實創始團隊全部出局,對於天天動聽後續的發展實在是無能為力。
這也符合阿里的一貫作風,比如在社交時代的暴力推廣,在支付寶上做社交以及阿里釘釘的另類社交都可以看出,阿里其實從某種層面上是相信大力出奇跡的,但沒有想到在天天動聽上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抵制,很多使用者不得不放棄了阿里星球。
首先來說的話天天動聽,已經消失很久了,在2016年10月份左右,天天動聽就已經停止了產品的運營,所有播放器也只能使用本地狀態。
而天天動聽在陪伴使用者9年之後,終於還是走向了沒落之路,其中的原因其實很複雜,但綜合來看的話還是時運不濟,準備不足!
在2012年可以說是天天動聽非常巔峰的時代,雖然說,使用者量只是剛剛突破了2億使用者,不過在那個時代,憑藉著一款軟體能夠手握2億使用者量的,屈指可數,彼時也只有墨跡天氣這個APP能夠在使用者量上和天天動聽一較高下。
除此之外2012年之後其實版權時代已經慢慢來臨,這就給天天動聽留的時間不是太多,天天動聽的成功本身就是藉助於版權時代不透明的一個市場情況,而在版權市場逐漸提上正軌的時候,天天動聽顯然吃不消了,無論是自己的版權儲備還是資金流,都無法滿足市場和使用者的需求。
在這個時候,天天動聽的創始人黃曉捷接受了來自阿里的收購請求,從2013年開始之後,天天動聽在打通所有的曲庫,與蝦米音樂的曲庫合併之後就正式宣佈,成為阿里的預言,不過由於蝦米音樂才是阿里的嫡系,對於外來者天天動聽來說,阿里更像是拿天天動聽做個實驗品。
天天動聽邀請了宋柯以及高曉松來主持,天天動聽的後續發展,而天天動聽也改名為阿里星球,從此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我們知道,阿里對於這種模式的探索是非常簡單粗暴的,徹底顛覆了其實天天動聽作為本土最佳播放器的一個優勢,從而轉向為一個音樂聚集地,或者說是音樂與娛樂的聚合力。
對於大多數天天動聽的使用者來說,這樣的改變顯然是很難接受的,尤其是天天動聽,本質上是一款最佳的播放器,其次才是天天動聽所能延伸到的其他領域,但對於阿里來說顯然是有點本末倒置,首先是將天天動聽變為一個娛樂或者說是商業的聚合地,其次才是一款播放器。
曾經天天動聽的創始人黃曉傑先生在接受筆者的採訪和詢問的時候也表示,阿里被天天動聽收購之後,其實創始團隊全部出局,對於天天動聽後續的發展實在是無能為力。
這也符合阿里的一貫作風,比如在社交時代的暴力推廣,在支付寶上做社交以及阿里釘釘的另類社交都可以看出,阿里其實從某種層面上是相信大力出奇跡的,但沒有想到在天天動聽上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抵制,很多使用者不得不放棄了阿里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