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像一陣風吹
-
2 # 花武昌魚
首先說下金朝,金是由東北的少數民族女真族建立起的政權,自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於1115年建國,到亡於南宋和蒙古南北夾擊,前後經歷十帝。
至於為何對金朝的記載很少,沒有宋和蒙古多,主要原因體現在金朝所屬的時代處於多個政權並立,除了金還有宋、遼、西夏和蒙古。各國之間來往頻繁,既有外交、貿易往來,也有相互攻伐。金朝亡於南宋和蒙古的聯合進攻,常年的戰亂導致了人口流動和重組,客觀上也促進了民族的融合。這樣就導致了金朝的人文融合到了宋朝和蒙古,而自己的政權沒有得到長久的傳承。
並不像同樣為少數民族建立政權的元朝和清朝,元朝和清朝政權是統一的,國家家也是統一的,並不是多政權並立。
所以金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部分,融入到了中國歷史的長河之中。
-
3 # 賣房人大兵
為什麼歷史上的金國很少被提起呢?各位看官聽大兵細細道來!
在中國歷史上,金朝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王朝。特殊之處在於金朝實力很強,差點滅了南宋。但其存在感卻很差,甚至很少被人提起。原因在於金朝是一個少數遊牧民族王朝,雖然實力強大,把南宋打的節節敗退。但在中國傳統歷史觀念中,始終把金國當成蠻夷來看,南宋雖然快被滅亡但其畢竟是北宋王朝的延續,更為正統。例如歷史上提到蜀漢和吳國的時候,會使用曹魏的年號,理由就是傳統歷史觀念認為,曹魏是更為正統的王朝。
其次,金國是少數民族,從民族感情來說,很少有漢人歷史學者願意提起它。
再者文化影響力方面,不論是詩詞還是書法、繪畫,金朝不論是在文人的基數數量還是文人對後世影響力方面,都難以和南宋相提並論,甚至金朝和遼代一樣,讓大多數人想不起金朝都有哪些文人。
這就是為什麼金國在歷史上很少被人提起的原因。
-
4 # 何運超
這個問題可從歷史上和所謂當下的環境兩個方面來說。
歷史上對女真金朝的態度不存在多提和少提,只要寫入二十四史都是被重視的表現。寫金史的是蒙古元朝,雖然一度對抗,視為對手,但遼金宋三部史書是平等的,不要認為什麼史書就是漢人寫的,袒護宋朝,雖然宋史篇幅在二十四史是最宏大的,因為宋史涵蓋北宋和南宋,兩宋加起來本身就是古代王朝時間最長的,超過300年,這是其一,其次是漢人記錄資料很多,宋代筆記雜書史學本身就發達,儲存資料最多,相對留存內容就多,被利用的材料很豐富。
但是,金史和遼史相比,相對並不差,甚至歷來評價,這三部同一時期的史書,倒是金史質量最高。遼史的資料來源太少,而且人物名字錯漏太多,實際遼朝時間超過200年,比金朝長不少,如果算上西域的西遼近百年,也算是一個300年之上的大王朝了。真正被忽視的是西夏,從五代開始到蒙古成吉思汗消滅西夏,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王朝,實際也稱帝,所以,真正就歷史上的情況而言,金朝和其歷史,並沒有在古代史學領域被忽視。
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對金朝歷史來說,如果說感覺被冷落和忽視,有客觀研究上的沒落,因為對古代民族史,本身就是薄弱環節,這才陳述等前輩提契丹遼史研究已經多次闡述,遼金元西夏是現代史學研究的最大弱點,當然也包括五代十國,因為歷來對亂世的研究一直不如大一統王朝,不單單是這一個環節,包括婦孺皆知的三國史,真的史學領域都是冷門的,涉獵的人其實不多。
所以金史的問題交叉了既屬於亂世又加上民族史,資料不多,文化背景複雜,甚至很多人連名字姓氏都搞不清,女真語言文字,民族屬性,王朝制度等等都研究困難。所以今天要想普及也會困難重重,這就自然造成冷門。
再一個相對來說,一個附加的背景,對於今天號稱和諧社會,女真金朝畢竟屬於矛盾衝突的不和諧時期,女真從弱小的不足萬人兵馬,瘋狂擴張拉攏在高麗的同胞,以及其他同源部族,一路打打殺殺幾乎從開頭到結尾,連最強盛的金世宗時期,南宋也發起過隆興北伐,女真又打回去,真要算一個名副其實的戰鬥民族。
如此一種情況,可能也不適宜多做傳播,當然,這是純粹今天有些缺乏自信的官方形態,其實真的深入歷史就會發現,這完全沒有什麼,史學是一門科學,是文化思想與歷史程序的研究和總結
-
5 # MY聊歷史
首先是王朝正統和延續的原因,史書和大眾普遍以宋為正統王朝,包括北宋和南宋,金朝為少數民族所創,認可度較低。其次是金朝始終沒能成為大一統王朝,與後來的蒙元和滿清不同,只是偏居北方,沒有得到歷史的認可。三是民族情感的問題,金國滅北宋,俘虜徽欽二帝,給漢民族帶來深重災難,雖然都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但畢竟當時屬於外族入侵漢文明區域,不被支援。以上種種原因導致金朝的歷史存在感不高吧。
-
6 # 副班長看世界
感覺您這個提問有點跑偏,按我自己想法回答吧。
一、金朝是有正史的。首先,金朝是也《金史》的,而且是屬於24史正史。
《金史》是元修三史之一,最早議修於元世祖中統二年(公元1261年),以後在至元元年、十六年,以及仁宗朝、文宗朝都分別議論過修史的事,都因義例難定未付諸實行,直到元順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才決定“各與正統”,《遼》、《金》、《宋》三史分別撰修。
翌年(1344年)十一月,《金史》告成,前後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元朝脫脫(大名鼎鼎的脫脫貼木兒)等主持編修的《金史》,是宋、遼、金三史中編撰得最好的一部,具體參加修纂的有沙剌班、王理、伯顏、趙時敏、費著、商企翁,鐵木爾塔識、張起巖、歐陽玄、王沂、楊宗瑞等,其中歐陽玄的貢獻最為突出,他制訂《金史》撰修的發凡舉例,書中的論、贊、表、奏皆他屬筆。
歷代對《金史》的評價很高,認為它不僅超過了《宋史》、《遼史》,也比《元史》高出一籌。
二、為什麼現代我們對於金朝的瞭解不多。如電視劇,小說等。
(1)政治制度的不同。金作為征服王朝,其部落制度的性質濃厚。初期採取貴族合議的勃極烈制度,後吸收遼朝與宋朝制度後,逐漸由二元政治走向單一漢制。軍事上採行軍民合一的猛安謀剋制度。什麼勃極烈,猛安謀克,習慣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在傳統儒家文化漢人眼中,真是不知所云。
(2)傳位禮法混亂。從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父親完顏劾裡缽那一代起,他們就是秉承的是“兄終弟及”制,也就是說傳位給自己的弟弟(都是父親的正妻所生),等所有的弟弟都傳完以後,再傳給下一代的最強者,然後再傳弟弟。他們這時根本沒有什麼皇帝,他們的首領就相當於部落的“頭人”。
天會十三年(1135年),太宗吳乞買病死,諳班勃極烈都元帥完顏宜繼承了皇位,史稱金熙宗。金熙宗是太祖的嫡孫。他的上臺在金代歷史上是一個重大的轉折。他首先廢除了帶有氏族社會殘餘的“兄終弟及”制,採取了世襲的“父死子繼”(熙宗系太祖嫡孫、景宣皇帝子)制。但金貴族實力仍然強大,不徹底的漢化使金朝皇帝成為一個高危行業,傳位不正導致無法有統治力的帝王,縱觀金統治時期,除阿骨打是漢人孰知的最高領導人外,其他皇帝可能還不如金兀朮這個皇帝得兄弟更出名。
(三)少數民族難以代表正統。說到底,還是文化的差異,所有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當今都很少提及,文化難以理解,政治制度,軍事制度,包括名字叫起來都很拗口,所以在當今漢民族為主體社會,很難有普遍性的學習與研究相關歷史知識。
-
7 # 歷史名將錄
在中國歷史上,金朝是一個特殊的王朝。特殊之處在於金朝的“國際地位”較高,但是,其存在感卻很差,甚至在歷史上很少被人提起。
金朝是一個少數民族王朝,但是,這個少數民族王朝,幾乎和其他的少數民族王朝都存在不同之處:
和遼朝不同之處在於,金朝佔據了整個中原,而遼朝在長城以南,只有燕雲十六州的地盤;
金朝和北魏的不同之處在於,北魏雖然和金朝一樣,佔據中原,但是北魏和南朝的關係,是平等的,北魏和南朝之間不存在臣屬關係,而金朝則屬於南宋的附屬國。此外,西夏、蒙古各部,也曾向金朝稱臣。從這個角度來說,金朝天子在當時是天下共主,金朝屬於“天朝”。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王朝,卻很沒有存在感,這其中原因何在?
個人感覺,原因如下:
歷史定位
中國傳統歷史觀念,始終存在正統觀的問題。因此對於天下紛亂的時代,在表示紀年的時候,往往會採取正統王朝的年號來作為紀年——比如司馬光在《資治通鑑》提到蜀漢和吳國兩國情況的時候,會使用曹魏的年號,理由就是傳統歷史觀念認為,曹魏是相對正統的王朝。
同樣道理,雖然南宋向金朝稱臣,但畢竟南宋在法理上是北宋的延續,北宋是正統王朝,因為這一點,南宋也具備一定的正統性。因此,在表示金朝時期歷史事件的時候,歷史學者往往會採用南宋年號,這一點,導致金朝喪失了存在感。
民族情感
金朝是少數民族政權,並且和元清這樣的少數民族大一統王朝不同。因此,對於金朝方面的話題,除了專門研究遼金方面的歷史學者,一般的歷史愛好者,很少願意提及金朝,這也是金朝的存在感較弱、很少被人提及的原因之一。
文化影響
南宋時代,南宋的文化影響力——不論是詩詞還是書法、繪畫,乃至程朱理學,都對後世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明清時代的官方思想,很大程度來自南宋朱熹的影響。
反觀金朝。雖然金朝也存在一些諸如元好問這樣的文人,但是,金朝不論是在文人的基數數量還是文人對後世影響力方面,都難以和南宋箱體並論,甚至金朝和遼代一樣,讓大多數人想不起金朝都有哪些文人。
文化影響方面,由於南宋壓倒金朝,最終,導致後世大多記得南宋,而忽略了南宋同期的金朝。
-
8 # 醉伊笑紅塵
提到金國,不得不說這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牛國家,金國不但輕鬆的從小弟的身份將擁有燕雲十六州的大哥遼國滅亡,還對北宋老大哥作戰,一舉抓了兩個宋朝皇帝和無數文武百官和後宮妃嬪,也就是岳飛將軍一生心心念唸的靖康之恥。
那麼,你的問題來了,這麼一個打倒一切不服的政權,為何很少進入現代人的視野,就連史書上也很少提及呢?
其實也不難分辨。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原因。
從政治上講:金國的地盤最鼎盛的時候佔據了今天區劃的幾乎整個東北地區、山東、山西、河北、北京華北等地,向東最遠擴充套件到了俄羅斯很大區劃的遠東地區,也可以說是疆域遼闊,但是,無論是從歷史還是今天以漢族為主建立的大一統政權來看,金國佔據的疆域面積再大,也只不過是九牛一毛,而且還大多數是被當時中原王朝統治者稱之為蠻夷之地的疆域。因此從國家統治中心還是疆域區劃來說,都很難被史學家劃歸正統政權。
從經濟上講:從金國的早期發家史來看,由於金國剛開始生產力不發達,處於漁獵時代,可以說是經濟基本靠搶,先搶遼,後搶宋,後來乾脆不想總當土匪,自己當老闆就把別的國家推倒了佔領重建,雖然後期也建立了自己的糧倉,做起了土地主,但是經濟和同時期擁有《清明上河圖》這般繁榮的宋朝商品經濟來說,根本沒有存在感。因此金國統治者也經常因為錢不夠花的問題派使者跟宋朝統治者南下議和。只要有歲幣,晚點再打也不妨。因此,不成熟的經濟發展支撐的一個半生不熟的軍事政權,也是讓金國沒有存在感的重要原因。
從文化上講:金國一共享國120年,以軍事強權稱霸天下,只出名了幾個武將,阿骨打和金兀朮,卻連一個像樣的文壇領袖都沒有,估計是北方的大雪紛飛凌亂了金國文人的詩意,從歷史的長河來看,一個鼎盛的國家一定會有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局面,沒有文化繁榮支撐的朝代,一個沒有名篇留存的政權,只能作為匆匆過客,不被世人所知。這也正是今天所提倡的文化興國的思想核心所在。大家覺得呢?
回覆列表
這個很好理解,因為編寫史書的一般是漢族人,金國又是女真族建立的國家。金國帶著滅遼國之威,輕易滅亡了北宋。後續金國軍隊又下江南,初期壓著宋朝軍隊打,要不是岳飛、韓世忠、吳琦等站出來,可能南宋就不存在了。金國對漢族建立的宋朝長期佔有優勢,滅北宋,《紹興和議》中又要南宋皇帝稱臣,嚴重損害了好人的民族尊嚴。所以到金國快滅亡之際,即使有人提出唇亡齒寒,宋國軍隊還是要滅金國,那是因為仇恨實在太大了,靖康之恥實在太丟人了。這樣一段不光彩的歷史,我們文人一般不會大書特書的。就像後來蒙古族建立元朝,國家不是由漢族統治,元朝的歷史大家都知之甚少。沒有人刻意宣傳,大家都喜歡漢朝、唐朝的歷史,因為那是我們漢族的光輝時刻,大家都喜歡回憶他們。《金史》是元朝時修的,元朝肯定不會刻意美化金國,不刻意打擊醜化就不錯了。修史書的漢人估計也不會對金國曆史有好感。這樣慢慢下去,大家就對金國的歷史很少了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