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萱萱媽xxm
-
2 # 愛是你我559
父母批評孩子,孩子默不作聲,我覺得此刻孩子應該有以下幾種想法:
一、接受你的批評。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但由於倔強,嘴巴就不承認。父母這時候也能從孩子的面部表情看出一二,見好就收吧。
二、反對你的批評。但懾於父母的威力,不敢正面表達出來,其實在心裡已經恨你一百遍了。這樣的孩子往往性格內向,不善於表達,父母也不能逼得太緊。
三、無視你的批評。或許你的碎碎念他根本沒有聽進去,仍沉浸在他自己的思想裡。這樣的父母也許經常批評孩子,孩子也麻木了。作為家長,也該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嘍。
-
3 # 昔萌
哈哈,我想起來我小時候了。
我小時候我媽批評我和我姐,我姐總是哭,但是我很少會哭。大人的想法總是很奇妙,她批評你,如果你不哭的話,她會覺得你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你哭的話,她又很煩,覺得說你一兩句你都受不了。
但是她估計就沒有想過我不哭,不說話是因為我那時根本就聽不懂她說的是什麼……對的,她批評我的話我真的是一句都聽不懂,那還哭個屁啊。思想早都神遊到美國去了。
不過這只是小時候不懂事(俗稱傻)的那幾年,後來聽懂了也開始哭了,再後來又大一點了開始頂嘴伴隨著我的示弱收場,最後是我的頂嘴和倆人都不再提起收場。
接下來的話可能和問題無關,只是自己想起來了。
有的時候人這個物種真的很奇怪。再深,厚的感情,也永遠是誰強誰在上風。我媽就經常拿這樣的話勸我姥姥:小時候媽媽生氣,孩子沒眼色的湊過去,媽媽會把孩子一頓罵,小孩不敢回嘴,因為他們離不開自己的父母(每個家長都會做的事,區別只在做的多和做得少);後來這個角色互換了,家長開始受不了了,覺得自己辛辛苦苦養起來的孩子最後竟向他妥協了。但他們總是記不住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和自己曾經做過的事。
但是我現在在年齡上完全成年了。我也有一套勸媽媽的說辭:父母孩子之間的情感永遠孩子是最用力的那一個。小時候父母年輕氣盛,會把氣撒到孩子身上;長大後,很少有孩子把氣撒到父母身上的,最多是自己的工作家庭不順利,向他們抱怨兩句,把他們當做垃圾桶。所以,你是幸福的。
如果有一些父母想不開,請先看你自己的思想有沒有糾正:孩子是你生的,但是他從你生下他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你身上的一塊肉了,而是一個人活生生的個體,一個有思想的個體。
-
4 # LoveVV474
迷茫唄,不哭說你倔強,哭了又嫌煩,說話說你頂嘴,不說話又懷疑你沒聽,弄的都不知道該有什麼反應了。有些家長那個腦回路真的是有病,這不行那不行,還想要孩子有反應,有什麼反應啊,做了迴應一樣被嫌棄,那不是自找麻煩嗎?誰會傻了吧唧的自討沒趣,說了也白說,家長聽嗎?
-
5 # 賢惠151688966
我從來不過分的批評孩子,事情的出現我會讓孩子實話實說,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讓孩子描述清楚。讓他自己感覺在這件事上他哪裡沒做好?說出他自己的感受?再教他如何更好處理此事?會避免什麼?不要壓制孩子的情感!讓孩子分清誰是誰非?讓孩子敢於申辯!您要保護孩子的自尊!您嚴厲的批評?您知道孩子的心裡服嗎?委屈了孩子沒有?孩子憑什麼要懦弱?您必須改變您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媽媽!不要親自毀了我們的孩子性格!有科學育兒的書籍,請您買來看看。不要用您的主觀的想法來改造您的孩子。孩子他/她也是國家的!
-
6 # 海邊加勒比286944231
1,這個得看你家孩子是什麼性格,
2,我家的是外向型,現在上大學了,跟我說,我小時候批評了她,她也會哭,會趁我不注意,把鼻涕眼淚抹我枕頭上,就平衡了,
4,所以,你看看你家孩子什麼性格,對症下藥,別盲目批評,避免一些後悔事情發生!
-
7 # 一凡媽媽的百寶箱
很多家長都有過這種想法:我真想直接看看他腦子裡到底想什麼,問什麼都不開口,只剩我一個人暴跳如雷,哪怕他頂嘴也是好的。
第一,家長在氣什麼?孩子犯錯時,家長希望孩子做四件事:一是承認錯誤(言語上的道歉)、認識錯誤(共情,真正認識到行為對他人的負面影響)、改正錯誤(承擔相應責任)、避免再次發生同樣錯誤。而往往理想很美好,但到孩子這裡就被死擰著一言不發打敗了。
1、無法溝通。溝通是雙向的,單方面的陳述、批評得不到孩子的反饋,很難繼續下去。很多家長得不到反饋時往往由針對事情本身,轉為攻擊孩子,由對事變為對人,甚至升級為情緒的發洩,忘記解決問題的初衷。
2、認為自身權威被挑戰。很多家長都將孩子頂嘴理解為沒有認識到錯誤,而將不說話理解為無聲的反抗。當家長髮現孩子不認可自己的教育,認為自身權威受到挑戰,進而更加憤怒。或者怎麼說孩子都無動於衷覺得無從下手,深感無助。
第二,孩子不說話在想什麼?面對家長的批評,孩子明明是顯而易見的錯誤,偏偏攥著拳頭小臉憋得通紅,就是死擰著一言不發,他們在想什麼?
1、孩子不說話,被情緒控制。當孩子委屈、憤怒或者不服氣時,孩子的大腦被情緒控制,一片空白。當孩子被情緒控制,溝通能力會下降,會出現說不出話來或者詞不達意等情況,同時還會產生動手的衝動。 這種情況是由於幼兒大腦前額葉皮質發育不完全造成的。要求孩子控制好情緒和家長好好溝通是不現實的。
2.我知道錯了,但我不想說。作家John Kador在《有效道歉》一書中提到,我們每個人都不願意道歉,一方面是道歉會讓自己因為丟失防禦而感到脆弱,另一方面則擔心道歉並不能受到理想的迴應。當認錯的結果不可預知,孩子必然是忐忑的。
3、說了會被罵,我害怕。孩子怕什麼?怕家長失望、怕被罵、怕懲罰。孩子做錯事,批評最後演變成不停指責,雖然初衷是好的,希望他能長記性,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但不停的指責只會讓孩子無助和難過。孩子正是知道終歸是這樣的結果,才可能會拒絕溝通的。
第三,如何讓批評更有效。1、不要糾結孩子說不說話。孩子不說話不代表他不知道錯了,有可能不好意思、有可能害怕、有可能是根本不知道怎麼做。我們的目的是解決問題,告訴孩子該解決問題的方法比讓孩子說出什麼更重要。
2、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做錯事情,承擔責任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只有適當承擔責任才能讓孩子學會自我反思和成長。例如,吃飯打翻了盤子要幫忙收拾,損壞了小朋友的玩具,要從零用錢里扣出並賠償等。這是他孩子自己處理錯誤承擔責任並學著掌控自己的開始。
3、更多的耐心和尊重。批評孩子不代表可以不尊重孩子。批評孩子原則:對事不對人,不誇大、不引申。孩子被批評產生的羞恥感是針對自身,所以行為的過錯並不是說他本身有錯,家長應該幫及時幫孩子轉變認識,防止孩子因為錯誤行為而對本身進行否定進而對孩子自我意識和自尊心造成傷害。
總之,批評孩子需要技巧,由於孩子生理心理發育不完善,不能要求孩子像成人一樣溝通解決問題。對待孩子不肯說話,需要家長更多的耐心和智慧,幫助孩子正確認識批評,改善錯誤。
-
8 # 笨小孩dy
《有一種心理傷害叫:習得性無助!》
帶孩子的大人是不是不固定?
且育兒觀念存在明顯差異,比如老人慣,父母訓?
是不是出現過育兒觀念不一致的兩位大人同時對付一個孩子的情況?
通常性格偏內向孩子更容易遭受這種心理傷害!
偏內向孩子更需要家長的關懷和保護!
-
9 # 栗子媽媽說育兒
家長批評孩子,孩子默不作聲絕大多數是因為害怕
每個大人都是從自己孩童時期過來,提出這個問題時候就回憶下自己小時候被父母教訓時候的心情,那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出來了。
我小的時候就經常被媽媽批評,小時候也確實調皮做過了很多壞事,比如把鄰居菜園裡的青茄子當成蘋果摘回來,把媽媽珍藏在櫃子裡一直不捨得鋪的新床單剪了一個大窟窿,乘法口訣無論如何也記不住時,總之小時候幾乎三天兩頭捱揍挨批評。
這些事現在想起來還歷歷在目,當媽媽一開始批評我,我就不敢吱聲,我媽媽就以為我是不認錯不痛不癢,其實我心裡已經知道錯了,根本不敢說話,小孩子膽小自己做錯了面對父母拷問害怕萬一哪句話說不對又是一頓批評。
現在自己當了媽媽,批評孩子時候她也不說話孩子不說話的時候,我是挺生氣的,按照成人的思維看孩子犯了錯不說話就是認錯態度不好,沒有聽進父母的話。
有一次女兒考試沒考好,我本來已經做好不生氣的準備了,但是在看到試卷上女兒把一千減去兩百等於八千的時候,我瞬間血壓上升,我崩潰的把孩子叫到跟前大聲的問她是怎麼算的,孩子低著頭一句話也不敢說,也不敢看我。
孩子越不說話我就越生氣,我吼她:你為啥不說話,你是不是不把我放眼裡了?
吼的她怕了才小聲嘟囁著說是因為知道自己錯的太低階,不敢說話。
孩子被批評沉默不語其實並不好,不利於孩子性格培養經常沉默的孩子時間久了會失去為自己爭辯的能力,容易讓孩子性格內向。
只有平時就很嚴厲的父母才會導致孩子在接受批評時候不敢說話,
當然最正確的帶孩子方式就是儘量少用批評的口吻懲罰孩子,用平靜的口吻和孩子談話吧。
在帶孩子的方面,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
10 # 智慧奶奶
當你批評孩子的時候他一直默不作聲,你覺得他腦子裡在想什麼?
小君8歲,上小學三年級,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大家庭裡。由於從小就過著眾星捧月的生活,小君養成了唯我獨尊的性格,在整個小區同齡孩子中算是比較調皮的。
以前,全家人對小君像小皇帝一樣供著,現在不知道咋回事,似乎全家人對小君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幾乎每天都能聽到小君挨訓的聲音,不是爸爸媽媽,就是爺爺奶奶,有的時候一家四口人輪流對孩子進行車輪戰,弄得四鄰八家都不得安生。
在爸爸媽媽訓斥的時候,從來就聽不到小君的聲音,估計這孩子像題主說的一樣選擇的是沉默不語。
家長訓斥孩子的時候,孩子們為什麼會沉默不語呢?原因大致如下:
1、畏懼強勢父母
生長在強勢家長家庭裡的孩子,平時對父母就有一種畏懼感,尤其是犯錯誤的時候,面對咄咄逼父母的呵斥和怒罵,內心的恐懼不言而喻,即使不是自己的錯也不敢言語,孩子知道如果說了或許會激起家長更大的憤怒,最終估計會吃皮肉之苦,乾脆緘口不言默默忍受。
這時候孩子心裡或許在想:你說你的我想聽就聽,不想聽我想其他事情,不嫌累你儘管說。
2、孩子有錯在先
人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孩子也是一樣。一般情況下,孩子犯不犯錯誤孩子自己心裡是有數的,明知道自己犯了不該犯的錯誤,明明知道自己有錯在先,現在家長批評、訓斥、責罵都在情理之中,自己犯的錯只能自己買單,默默忍受、傾聽教誨是最明智的選擇。
種情況下,孩子估計會這樣想:唉,說吧、罵吧,你怎麼說怎麼罵我都必須忍著,自己犯錯誤活該捱罵受訓。
3、孩子無聲抗議
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有,現在有相當一部分家長都有一個通病,特別是媽媽、奶奶或姥姥這些母性家長更甚之。每天一睜開眼,只要孩子出現在面前就會嘮叨個不停。不是說有關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的話題,就是說孩子不該做的地方、或者是孩子不如誰誰誰,無一不在他們嘮叨的範圍之內。反正是一天到晚嘮叨個不停。如果你面對如此的父母,你心情會怎樣?
由於家長喋喋不休的嘮叨個不停,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孩子對家長的嘮叨打心眼裡厭惡,但是迫於自己是弱勢群體,大多數孩子往往是敢怒而不敢言(叛逆強烈的孩子與家長大動干戈者例外),雖然孩子表面上沉默不語,但是內心卻是怒火中燒,於是就以沉默不語來無視、鄙視和抗議。
孩子這時候,可能會這樣想:整天嘮嘮叨叨的煩不煩呀,無中生有的事也能說的跟真的一樣,光說人家孩子好,怎麼不說人家爸爸媽媽好,見面就嘮叨煩死了,以後躲得遠遠的看你還說不說。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情況,有的孩子面對爸爸媽媽的訓斥,先是沉默不語,一旦忍無可忍就會暴跳如雷採取對抗。
我認識一個朋友的外甥女,在媽媽這樣罵孩子的時候,孩子先是默不作聲,後來鄰居過來勸說媽媽依然罵個不停:“你看看你現在是什麼樣子,我說再多遍你依然這德行,你看人家誰誰誰,你咋就不向人家學學好呢,誰像你這樣讓我們這麼不省心,養你這樣的孩子算我們倒八輩子黴了……”媽媽罵的久了,孩子瞪著淚眼忿懟道:“你養我倒八輩子黴誰叫你生我的?你怎麼不想想我有你這樣的媽我倒不倒黴!”一句話把媽媽氣個半死。
提醒家長們注意:當你訓斥孩子孩子默默無語的時候,要學會察言觀色。當孩子低頭不語、不敢看家長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是孩子真的有錯,他們自知理虧而不敢言語。這個時候你可以心平氣和的跟孩子交流,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只要認識錯誤並立即改正就是好孩子。孩子聽你這樣說知道你會接納和原諒他,孩子有什麼話也就敢和你說了。
假如,你訓斥孩子的時候,孩子皺著眉頭、咬牙切齒默不作聲,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了,認真反思一下,是不是願望了孩子,或者是批評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妥當,如果家長有錯要放下架子敢於向孩子說抱歉。
回覆列表
讓我想起了我媽小時候罵我的場景。
我媽挺嚴厲的,就跟你和你孩子的場景差不多,當時我也是我低頭不說話。但其實心裡已經懟了100遍了。煩死了,要你管,你這個糟老太太,本來就不是我的錯等等!你回想一下,你當初是不是也是這麼想的。
但其實心理專家研究發現,孩子在遭受語言暴力後的沉默,其實是心靈受創傷的一種表現。有這種表現也就意味著孩子開始無視你的教育了,甚至覺得跟你說話就是浪費時間。就如我當初的想法一樣,煩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