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敗火綠豆汁
-
2 # 點染書畫
我到認為現在的國畫正處在去偽純真的好時代。
一,書畫市場現在變得非常冷靜。
只有個頭銜兒作品質量不高的作者,作品也只能是有價無市。
二,有能力的中青年畫家正成為市場得寵兒。
他們認真創作,也比較有活力,畫面形式和語言也比較新穎,再加上對傳統的吸收和繼承,使得他們有更多的受眾所喜歡。
三,個人媒體的興起使國畫有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在個人媒體的時代分享經濟的興起,很多畫家透過直播或者分享優秀作品擁有大量的粉絲,這也使得他們更加的獨立,不依靠其他機構就能自食其力。(那麼這就要有個前提你必須功夫過硬。)
總之不管在什麼年代只要你有真才實學,總會有發展你的伯樂,現在更是這樣一起努力,讓國畫市場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
3 # 攝匯紀實
這裡我給大家講一個我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件有關國畫的故事。有一年我家五叔慶壽,我們作為晚輩的是幾個小弟兄,免不了的要為老人祝壽有所表示。因為老人家生肖屬馬,我送給老人家一匹獨山玉雕——奔馬。
後來有一天我去五叔家去看他,我嬸指著牆上掛著的一幅國畫,喊我的名字說:。。你看這是小#給你叔畫的的畫,你看這是個貓哎還是個虎哎?怎麼看著跟個病貓樣哎?我看落款是我堂兄的大作。此幅國畫的前景是一條小溪,小溪的對岸畫了一隻臥虎,趴在溪邊喝水。畫沒有背景,畫的上方留有一大片空白。雖有近水,不見遠山。。。我心想,這虎是從何而來呢?俗話說:虎落平原遭犬欺,落地的鳳凰不如雞。。。更別說話的意境了。。。我沒回答我嬸的話,就說了句,太高深了,看不懂。。。梁章鉅《滄浪亭志》裡有一集聯,上聯是歐陽修的:清風明月本無價,下聯是蘇舜欽的:遙山近水皆有情。對於虎的畫作,大家一定見過不少,百獸之王,表現的是虎威,是王者的風範。靜觀風雲動,俯察日月行。。。何曾見過“趴”在溪邊喝水的。。。。難怪我嬸說是病貓了。。。
小#是本地師專的美術老師,從小就喜歡塗抹。。。後來接班去了師專的後勤,不甘平庸的藝術青年,透過五叔的幫助,進修後在師專當了一名繪畫老師,實現了個人的夢想。。。。別人的夢想,他如何成就?就其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大作,還能指望他成就別人的藝術夢想?真的嘖嘖。。。後來在去五叔家,就不見其虎貓大作了。其實透過詩畫,能看出一個作者的心智。對於現在國畫的狀態,用一句俗話來說,河裡無魚市上看。滿大街都是辦班教繪畫的,真正懂藝術的有幾人?什麼事都怕濫,特別是濫竽。更何況從事藝術創作,一旦懷揣著急功近利的心態,雙眼緊盯著孔方兄,藝術就會摻雜使假,就很難成就藝術。。。小氣速成,大器晚成。關鍵現在的藝術,還有多少作品含有藝術的氣息和氛圍?。。。。
-
4 # 船長讀畫
失去傳統,無法面對這個時代,未來亦不樂觀。這恐不單是繪畫領域的事情,在當下整個文學、戲劇、雕塑各個領域都是如此。記得不久前某作家講過,近10年來沒有出現一部代表性的文學作品,是因為作家們生活的太舒適,對這個紛繁複雜、極速變化的時代難以把握。
而單就繪畫來說,其他網友們的回答都比較全面。對於其中無法銜接傳統的問題,也許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們的文字書寫傳統丟失了。自新文化運動以來,我們從用鋼筆寫字,一直到現在用鍵盤書寫,都丟失了傳統繪畫最重要的工具——毛筆,而這在中國繪畫看來,是最重要的形式,毛筆不僅具有文學創作功能,同時也是繪畫的工具,因此相對西方繪畫,中國繪畫一直非常注意筆法。但這些傳統,以及其文化根基,如今均蕩然無存。
(以上是文徵明《蘭竹圖》區域性)
以上是宋代王詵漁村小雪圖區域性,僅供大家參考欣賞、指正。
-
5 # 玩心玩味
現在的中國國畫藝術,沒了高雅脫俗,趣味橫生,充滿市場的銅臭味,商業利益模式,沽名釣譽,譁眾取寵造勢狀態,不規範的商業利益培訓班層出不窮,什麼大師頭銜的人,三腳貓的功夫都是冠與大師、畫家之名撈取錢財比比皆是,賣出令人咋舌的高價,真正的大師卻默默無聞,沉寂無聲。
-
6 # 老跨鬥
1、目前的國畫藝術和書法藝術一個德性,非常缺乏人文情懷。非常缺乏!以至於看了許多畫家的作品沒有任何反應!
2、今天早上,戴澤老師發了一幅非常普遍的畫,叫60年代的王府井南口,那麼簡單、那麼樸素,但是,又是那麼的讓人回味。但是,當代大多畫家的作品沒這感覺。
3、科技不斷髮展,時代不斷變化,當代,我們該有的都有了,但是,那種老一輩畫家作品中反映出的人文情懷沒有了。他們怎麼畫,裝裱的多花哨,也比不上前人一張發黃的紙片。
4、希望所有的畫家好好想想,你們缺的是什麼?想清楚了再畫,想不清楚就永遠不要畫了。
-
7 # 鴻鵠迎罡
下面,我一一分析。
唐代·韓幹《牧馬圖》
在國畫藝術創作方式上,“寫生”一直是國畫創作的最重要方式。寫生就是走出畫室進入大自然,透過較長時間觀察現實生活中的物象後,用自己的理解畫出飽含自己美好寄寓的作品。寫生的過程,是感受物象生機活力的時刻,是畫家鍛鍊個人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用筆能力不可或缺的方法,歷史上許多國畫大師都是透過寫生,一步步完善自己技法的。
北宋·范寬《溪山行旅圖》
但現在,許多畫家忽略了寫生這個關鍵環節,即使出去寫生,也耐不住性子好好觀察物象的特性,我看到許多畫家出去寫生如同旅遊,用相機拍出許多照片,帶回來挑出拍攝最好的一張,然後參照照片畫畫,這樣的創作方式根本沒有什麼意義,跟寫生目的格格不入。
當代·工筆人物
另外,許多畫家對國畫的認識出現了偏差,除過用線條和筆墨塑造比較完整的造型外,展現筆墨的獨立趣味,體現筆墨的獨特生命力,是國畫藝術的另一個重要目的。但很多畫家受學院派“造型至上”的影響,把國畫畫成了素描,畫中看不到用筆、用墨的趣味。
當代·範曾《老子出關圖》
國畫藝術市場透過這些年的炒作,價格泡沫已經達到了頂峰,當代一些名家的作品價格甚至超過了近代一些大畫家的作品價格,在拍賣會上動輒能拍出上千萬、幾千萬,個別當代名家甚至還能拍出上億元。這些價格比明、清以來,已經被歷史定位的許多大畫家的作品還值錢,這是十分不正常的現象,是畫商、藝術家聯合起來,拔苗助長的結果。
隨著大眾審美水平的提高,這一現象有望得到遏制。
現代·趙望雲《炊煙》
最後再談傳統與創新之間的關係。
國畫已經經歷了數千年發展,傳統積澱非常深厚,技巧、理論、審美方式等,都相當完善,一個畫家只有用去大半輩子心血把傳統學得有點成績了,才可以有效創新,創造出新的技法或形態。但許多畫家把傳統學到“半瓶水”狀態,就敢標新立異,進行創新,這樣的創新完全是無知的體現。
現代·李可染《韶山》
20世紀國畫大家李可染(1907年——1989年)曾說:傳統對於畫家是一座大山,有些人幾輩子也無法翻越過去,對我來說,至少需要150年,才能把國畫傳統齊齊經手一遍。連一位公認的國畫大家都如此謙虛,那些到處標榜自己是大師、巨匠的畫家,不知作何感想?
-
8 # 蕭瀚美術館-韓教授
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階段,上比不了古人,傳統、心境、筆墨、天味等。下沒突破,沒當下性、發展方向不明確、登峰造極難。
-
9 # 心靈雕刻師
現在的社會紛雜的資訊,利益的至上時代,能夠安心鑽研國畫藝術的相對來說太少了,守著老祖宗留下的繪畫方法畫來畫去好像都一個樣,不懂得變通創新,固守傳承只能會被淘汰,被更多的人遺忘,失去了興趣,國畫失去了中國的文化基礎就會變成沒有營養的古樹,會變得越來越虛弱,現在的人對中國傳統文化已經沒有了虔誠的信仰與尊敬,現實生活的辛苦是很多的人把注意力轉移到了金錢利益,社會關係上了,人們活的更現實,傳統文化理念帶不來他們的生活所需,使的更多的人為了利益踐踏的道德理念,而他們還取得了成功,刺激了更多的人沒了傳統文化的信念,真是一個可悲的事,中國傳統文化延續了兩千多年有著很多的精粹,仁義禮智信,都是我們要傳承發展的,中國畫的理念基於中國傳統文化而生。它的發展延續也不能夠脫離中國傳統文化,人活一世除了金錢利益好有很多需要擁有,沒有了情,沒有了義,沒有了愛,有錢真的能快樂幸福嗎,現在的人沒了關愛,沒了信任一切的樞紐都變成了錢與利益,沒有了傳統文化的底蘊說發展中國畫有點難,只靠幾個大師級的國手支撐起一個傳承有點勢單力薄,國畫在現代社會有點尷尬,華人自己都不能尊重與認可還指著讓全世界的都接受確實很難,中國傳統文化這些年被國外的文化思想理念衝擊的太過嚴重,已經出現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質疑,金錢至上會使中國傳統文化慢慢消失在人們的心裡,中國國畫與書法沒了文化的支撐也會變得暗淡。要想中國國發展的更好,除了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中國畫也要創新,更好的融合其他繪畫優點讓更多的人可以接受,學習,傳播。
-
10 # 塗之人995
錢學森先生在二零零五年對溫家寶說:“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與民國時期的大師相此。”先生自問道:“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今天畫中國畫的人,劉文西老了,宋雨桂死了,賈又福、賈平西……影響太弱,國家畫院院長之流帶頭任性胡畫亂抹,畫家鑽進錢眼出不來,好的畫家少,好作品也少。
什麼時候中國畫不值錢了,才可能產生出有價值的畫作。
回覆列表
毫無疑問,宋朝的先人把中國的藝術美學創造到了一個巔峰的高度。個人認為到目前為止國畫藝術都沒能再次達到宋朝的水平。清朝乾隆時期的藝術也是封建社會的巔峰時期,但是在古代,繪畫是上層社會的玩物,也是文人們自我鑑賞的樂趣,所以藝術的普及率不高。現在雖然是文明社會,高科技的時代,藝術也走進了平民百姓,但是中國的藝術的現狀是:西畫學人家的學不好,國畫畫的不如古人。而且現在的藝術市場簡直是一團漿糊,人為炒作現象普遍存在,畫的好的出不了明,出名的畫的爛(純靠炒作),有名的還畫的好的價格又死高。據說現在一個省美協副主席的畫要幾萬甚至幾十萬一平尺,我地乖乖。清朝的宮廷畫整張4尺的我見拍賣也就幾十萬。現在當代畫家的價格偏高。要是收藏,肯定不會買當代畫家的畫。我覺得真正的藝術家,還是要安下心來搞創作,留下些傳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