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X150是NVIDIA目前筆記本顯示卡當中的低端入門型號,採用了最新的帕斯卡架構和16nm工藝,兼具一定的遊戲效能和低功耗,可以為輕薄膝上型電腦提供相比整合顯示卡強得多的3D效能,但是也不會帶來嚴重的續航和散熱問題。
但是自從mx150釋出以來,就有不少搭載MX150的膝上型電腦出現了明顯的效能差距,這主要是因為這些膝上型電腦搭載的顯示卡核心雖說都是MX150,但是分為“高效能版”和“低功耗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滿血”和“殘血”版的MX150。兩種不同的MX150儘管GPU核心規格是一樣的,但是核心頻率有一定差距,滿血版MX150核心頻率達到1469MHz-1532MHz,而殘血版MX150就只有937MHz-1038MHz或1252MHz-1341MHz,這樣就直接導致了兩款MX150的效能差距,這個差距一般在12%左右。
想要知道自己買的筆記本究竟是不是滿血版的MX150,方法很簡單,就是下載GPU-Z這款經典的顯示卡識別軟體,你可以看到軟體下方的GPU核心頻率,頻率能達到1400以上的往往就是高效能版,而頻率只有1000出頭甚至不到1000的話那就是縮減效能的“殘血版”。
其實膝上型電腦廠商這樣做也不是坑人的行為,NVIDIA提供的MX150晶片都是有一定的功耗選擇範圍的,選用哪樣的MX150廠商自由選擇,因為滿血版MX150功耗達到了25W,這對於輕薄筆記本來說已經不算低了,而“殘血版”MX150功耗可能只有不到10W,對筆記本的續航和散熱壓力小了很多,但是效能其實並沒有少太多,實用性較高,再說如果真是對顯示卡效能有需求的使用者建議至少GTX1050起步就可以了,MX150再強本身效能還是很有限的。
MX150是NVIDIA目前筆記本顯示卡當中的低端入門型號,採用了最新的帕斯卡架構和16nm工藝,兼具一定的遊戲效能和低功耗,可以為輕薄膝上型電腦提供相比整合顯示卡強得多的3D效能,但是也不會帶來嚴重的續航和散熱問題。
但是自從mx150釋出以來,就有不少搭載MX150的膝上型電腦出現了明顯的效能差距,這主要是因為這些膝上型電腦搭載的顯示卡核心雖說都是MX150,但是分為“高效能版”和“低功耗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滿血”和“殘血”版的MX150。兩種不同的MX150儘管GPU核心規格是一樣的,但是核心頻率有一定差距,滿血版MX150核心頻率達到1469MHz-1532MHz,而殘血版MX150就只有937MHz-1038MHz或1252MHz-1341MHz,這樣就直接導致了兩款MX150的效能差距,這個差距一般在12%左右。
想要知道自己買的筆記本究竟是不是滿血版的MX150,方法很簡單,就是下載GPU-Z這款經典的顯示卡識別軟體,你可以看到軟體下方的GPU核心頻率,頻率能達到1400以上的往往就是高效能版,而頻率只有1000出頭甚至不到1000的話那就是縮減效能的“殘血版”。
其實膝上型電腦廠商這樣做也不是坑人的行為,NVIDIA提供的MX150晶片都是有一定的功耗選擇範圍的,選用哪樣的MX150廠商自由選擇,因為滿血版MX150功耗達到了25W,這對於輕薄筆記本來說已經不算低了,而“殘血版”MX150功耗可能只有不到10W,對筆記本的續航和散熱壓力小了很多,但是效能其實並沒有少太多,實用性較高,再說如果真是對顯示卡效能有需求的使用者建議至少GTX1050起步就可以了,MX150再強本身效能還是很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