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葉飄刀
-
2 # 狼主1970
大興土木者,傷民本而招民怨;高調招搖者,意張揚而人多忌。忌怨日深而不自知,事順則蒙於鼓中,時運乖蹇則生牆倒眾人推之慨嘆!
夫上古堯舜之時,為生存上下同心用命,以天下為己任,謀人人之天下而為人人,大公無私,大愛民親。
後世以天下而私一家,猶苛政盤剝,峻法威加。宮室成萬民凋敝,陵墓就青山有缺。長城在而民不附,阿房毀則二世亡。
運河通南北之漕運,煬帝遭垢病於古今。徵高麗開疆拓土,本揚威之舉;下江南看賞瓊花,成罄竹難書。此窮兵黷武,遊歷害民之舉,執政操切之行,隋亡之故也!
操勞興其國,逸豫亡其身。大興土木華其表而虛其實,嘆世人多明此理而欲罷不能者,受虛榮之累矣!
創業艱辛守業難
何曾土木害江山
興衰自問無窮欲
卷底文章半可參
克己復禮君天下
賞民罰罪靖宇寰
莫向世俗奪青目
虛榮一笑儘可捐
-
3 # 三觀粉碎機
並不是大興土木不利於千秋大業,大興土木甚至有利於千秋大業,只是當千秋大業轟然倒塌的時候,人們往往會把“大興土木”看成是帝王“奢侈無度”的標籤。說白了,這其實是非常含有政治意味的用詞。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事,那就是帝王大興土木真的不是像電視劇中播放那種官兵監工拿著皮鞭,誰不幹活就給誰一鞭的那種。不管是各朝各代修帝王的私人宮殿,比如明皇宮、圓明園,還是防禦工事比如長城,關鎮,水利工事如大運河、都江堰等,這些朝廷都是要撥款的,跟現在修路修橋一模一樣,除了材料費,工人都是有工錢的。只是對於古代來說,帝王有強制徵民的權利。
而從經濟學上來說,在農耕社會“大興土木”是為數不多拉動資金流動的方式,既把帝王和權貴所積攢的金錢以勞動力置換方式流向平民。雖然這錢也算是“民脂民膏”,但如果不大興土木幾乎就爛在帝王手中了。
除此以外,單以帝王的個人宮殿來說,你想想乾隆修圓明園花了多少錢?但是相對於國家財政來說依舊是九牛一毛都不到。也就是說,如果帝王“大興土木”就能把國家給修塌,那根本不是“大興土木”的原因,而是國家本身就已經搖搖欲墜了。
所以“大興土木”和“千秋大業”之間其實是正比關係,只是我們會藉此來批判帝王的奢侈或者殘暴,也就是添加個罪名罷了。
-
4 # 手機使用者59120860879
古代帝王大興土木有種情況,、種是建宮空庭花園,有可能今秧及天下百姓,另一種是大型I程,修路,治河,這一類對老百姓相對有利,從電視上看,大災之年,國家就要上馬這些工程,叫以工代賑、
回覆列表
大興土木與帝王的千秋大業並無實際的聯絡。
其實說大興土木影響千秋大業的,無外乎是因為大興土木會耗用巨大的人力、物力,從而導致國家實力被嚴重消耗,如果國家本身無法支援如此消耗的話,必然會想辦法進行轉嫁,一旦被轉嫁到百姓身上的負擔是百姓無法承擔的情況的話,反抗就開始了。
由此可以看出,大興土木與千秋萬代並無必然的聯絡,這其中的關鍵便是帝王能否把握住大興土木的度。
比如唐代修建的大明宮,明代朱棣修建的紫禁城,同樣是大興土木,但並未實際影響其統治。
而且實際上大興土木也分兩種:
一種是修建宮殿、陵墓一類的建築,這樣對於國家和國力沒有實質性的幫助。
一種是修建比如運河、長城一類的,對於國家有實際幫助的設施。
這兩種大興土木並不能一概而論。
隋朝的大運河,有人說是造成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但也有人說,這正是唐朝得以輝煌的大動脈。不是有詩句如此寫的嗎,“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大運河的問題,並非大運河本身。
其實大興土木能不能對一個國家的千秋大業造成實質的影響:
關於這個問題,在歷史上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案例,可以證明,那就是戰國的時候,著名的鄭國渠事件。鄭國渠是因為南韓因為畏懼秦國,從而使出的疲秦之計,意圖透過大修水利工程來大幅度消耗秦國的人力物力,使得秦國無暇東侵。
然而這個事件中有兩個轉折:
一、在計劃實施過程中,這個計劃就被秦國所發現,但鄭國的解釋最終得到了秦的認可,也就是說秦人認為雖然修建鄭國渠是消耗了秦國的國力,但並不會對秦國的千秋大業有所影響,反而是有好處的,鄭國並沒有被殺。
二、按《史記·河渠書》記載:“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折今110萬畝),收皆畝一鍾(折今100公斤),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命曰‘鄭國渠’。”可見鄭國渠最終使得秦國田地富饒,為最終秦國兼併諸侯打下了重要的條件。
由此可見大興土木與國家的千秋大業並無直接的關係,而且某些大型工程與大興土木對於維持國家的統治,還有利處,比如在古代年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治理的黃河。
最終有的大型工程導致了國家的衰亡,實質上的原因其實是國家不懂得量力而行,修建大型工程並沒有錯,但如果修建自己國家無法負擔得起的大型工程就是錯了。
用今天的話說,買奢侈品沒有關係,但你買不起去借錢又還不上,那就只能怪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