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林擷英

    一、從用字準確角度把握詩眼

    古人苦吟推敲的目的就是為了準確地傳情達意。這些精煉傳神詞語,或增強生動形象性,或充滿情趣,或使詩意更準確,或使詩句翻出新意。詞語準確可從實詞和虛詞兩方面來把握。

    實詞煉得精彩,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因為它們往往是敘事、寫景、狀物、抒情的關鍵字。如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分”“掛”字用得精妙,“分”使得野竹和雲氣相接的靜態動了起來,一線泉水,凌空飛瀉,“掛”字又把這幅動景化為靜景了。表現了山峰的陡峭和山泉直落的情景。“遙看瀑布掛前川”中“掛”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又杜甫《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滿”、“壓”形象準確展現了融融春意,勃勃生機,表現了詩人無比欣慰心情。蕭楚才改張乖崖“獨恨太平無一事,江南閒殺老尚書”之“恨”為“幸”,“恨太平”是對天下太平的不滿,“幸太平”是因天下太平而感到幸福,一字之改而詩意迥異。秦觀的“山抹微雲,天粘衰草”是取“抹”“粘”的動作勾畫出線條輪廓。孔尚任《哀江南》“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剩”字引人注目,是表被動,有“殘存”“殘餘”之意,另外“剩”字有時間感,給人無可奈何之感。

    二、從用詞新奇角度分析詩眼

    古典詞歌用詞貴在創新,有新意。要使詩歌“新”、“奇”,往往借用一些修辭手法來表現。所以鑑賞詩眼,可以從擬人、誇張、比喻、通感等修辭手法來突破。

    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鳥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物猶如此,人何以堪!感時恨別之情更增一層。

    崔道融“坐看黑雲銜猛雨,噴灑前山此獨晴”,一“銜”一“噴”,不但把黑雲擬人化,而且寫出了雨力度,具有一種猛烈的澆注感。“銜”“噴灑”一經入詩,“黑雲”便具有生命猶如神龍一般活動起來。

    李白“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三千丈”極度誇張,寫出其愁情之長。

    另有杜甫“晨鐘雲外溼,勝地石堂煙”,“溼”字表現鐘聲穿空渡水而來,嫋嫋的餘音又消失在遙遠天邊,視覺用觸覺來表現,鮮明地表現了詩人在“苦雨”中雨溼不得上岸感情。“寺多紅葉燒人眼”之動人心目,給人強烈印象,正是由於巧用誇張、通感,煉“燒”字結果。

    三、從作者思想感情上領悟詩眼

    陶淵明《歸園田居》表現了作者厭倦官場,願意迴歸農田的思想,“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返”字再現了迫不及待的喜悅心情;

    王昌齡《賣花》“惆悵東風無處說,不教閒地著春華”,“無處說”三字,在詩人眼裡,東風悵然無言,實為含蓄地表達了對豪門貴戚連東風也要霸佔的驕奢淫逸極端不滿。

    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中“深”字流露了詩人對汪倫情誼讚美,不僅概括了詩內容,而且將“譚水之深”與“友誼之深”巧妙地聯絡起來。

    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立翁,獨釣寒江雪”,“孤”字寫出了詩人清高孤傲的性格,亦抒發了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鬱悶苦惱。

    陸游“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空”字抒發了詩人歲月蹉跎、壯志未酬的悵惘和悲憤,準確生動地點明瞭詩旨。 四、從整體來鑑賞詩眼

    鑑賞詩眼一定要結合詩句或者全詩的內容,忌以字論字,就句論句,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韋應物“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橫”是“橫擺著”還是有它意?雨急,水湍,系在岸上無人看管的小舟就不能是在江中“橫著”,而是小船兒隨著湍急河水任意擺動,是一種動態美,不是靜態美。“橫”就表現詩人恬淡而又憂傷情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摩托車電瓶不存電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