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陽光語言矯正師
-
2 # 種花家的工業兔
對於嬰兒來說是十分脆弱的,他不能夠主動尋找食物,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成年人給予他的關愛,在這種情況之下,出於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因而當然是需要成年人對他的關愛,怎麼樣來實現這種目的呢?就是讓自己變得可愛或者說這個可愛,只是在人類眼中的,但是可以看到很多哺乳類動物都有類似的情況,比如說小狗小貓在出生的時候也是非常可愛的,這就是為了能夠降低風險,儲存自己
目前還有一個科學理論說,母親在懷孕的過程之中,嬰兒會改造母親的大腦讓母親來保護這個嬰兒
而現實生活中,我們確實看到母親對於孩子的愛確實是非常無私的
總而言之,我認為嬰兒變得可愛,這主要還是一種保護自我的手段,是在長久以來發展所形成的一種改變,我覺得吧也應該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肯定是越變得越來越可愛
“人類無法抵抗任何幼崽的可愛”,有位朋友說特別喜歡小嬰兒,尤其是兩歲以內香香軟軟的能抱在懷裡的那種。在路上看到小寶寶,都會忍不住看著他們笑,尤其是當寶寶們擠眉弄眼的熱情迴應,更是讓血槽清空。
我以前表哥表姐家生了小孩,我就會格外喜歡去走親戚。因為能看到那些可愛的小生物,不停地想摸摸親親他們的臉頰,然後蹲在床邊注視著他們,遺憾於他們怎麼總是在睡覺呀。我本以為這是所有人的本能,沒有人能抵抗那種直擊靈魂的可愛。
有人說對嬰幼兒的同理心,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人類利他主義天性”。這種天性驅使我們都有一種同理心萌發的可能。
何為同理心?我們常用的說法比如“將心比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等,它可以初步理解為“換位思考”,不過僅僅是思考還不夠,還需要“換位感受”,“換位行動”。
我們那麼喜歡嬰幼兒,追本溯源,其實也是喜歡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