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性當然有大小, 我們參考,牛頓在《自然哲學數學原理》對慣性的定義:
也就是說,慣性是物體保持現有運動狀態的性質。
那麼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在力恆定的情況下,m越大,加速度a就越小。那麼很顯然m就是那個努力使物體保持原來狀態的慣性。
以此此種方式定義的m就叫做慣性質量,簡稱質量。
也就是說,慣性質量的大小,就是物體慣性的大小。
給你造成迷惑的原因是,長期以來,質量承載了太多的物理概念。因為物理是在不斷髮展的。
最早的時候,大家其實沒有質量的概念,只有一個模糊的重量的概念。
後來,經典力學時代,分別透過慣性和引力定義了兩種質量, 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 因為在通常來說,慣性質量=引力質量,再加上在地球上測量質量,往往都是用稱重的方式換算,你想當然的就認為,慣性和質量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
但是一定要記住,實際上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是分開定義的。牛頓第二定律中的這個m ,其實就是慣性的大小,也就是慣性質量。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物理量定義了轉動慣性的大小,叫做轉動慣量:
(r為轉動半徑)
但其實,第二種說法也勉強沒有錯,但是有點玩文字遊戲的意思了。
當你說,慣性,指的是某種物理性質, 物理性質確實沒有大小。
而當你說XX量的時,指的是人為定義的,反應某個物理性質大小的物理量。
在中文語境下: 『慣量』指的是轉動慣量, 而『慣性質量』,則是『慣性』大小的度量。
所以說,如果嚴格文字,說慣性沒有大小也沒有錯, 度量慣性大小的物理量是慣性質量。
注意,在愛因斯坦之前的科學家,總是認為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物理量。 至於為什麼這兩個量數值相等,是一件讓人困惑的事情。
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思想就是,認為引力質量實際上就是慣性質量的體現。
慣性當然有大小, 我們參考,牛頓在《自然哲學數學原理》對慣性的定義:
慣性,或物質固有的力,是一種抗拒的現象,它存在於每一物體當中,大小與該物體相當,並儘量使其保持現有的狀態,不論是靜止狀態,或是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也就是說,慣性是物體保持現有運動狀態的性質。
那麼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在力恆定的情況下,m越大,加速度a就越小。那麼很顯然m就是那個努力使物體保持原來狀態的慣性。
以此此種方式定義的m就叫做慣性質量,簡稱質量。
也就是說,慣性質量的大小,就是物體慣性的大小。
給你造成迷惑的原因是,長期以來,質量承載了太多的物理概念。因為物理是在不斷髮展的。
最早的時候,大家其實沒有質量的概念,只有一個模糊的重量的概念。
後來,經典力學時代,分別透過慣性和引力定義了兩種質量, 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 因為在通常來說,慣性質量=引力質量,再加上在地球上測量質量,往往都是用稱重的方式換算,你想當然的就認為,慣性和質量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
但是一定要記住,實際上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是分開定義的。牛頓第二定律中的這個m ,其實就是慣性的大小,也就是慣性質量。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物理量定義了轉動慣性的大小,叫做轉動慣量:
(r為轉動半徑)
但其實,第二種說法也勉強沒有錯,但是有點玩文字遊戲的意思了。
當你說,慣性,指的是某種物理性質, 物理性質確實沒有大小。
而當你說XX量的時,指的是人為定義的,反應某個物理性質大小的物理量。
在中文語境下: 『慣量』指的是轉動慣量, 而『慣性質量』,則是『慣性』大小的度量。
所以說,如果嚴格文字,說慣性沒有大小也沒有錯, 度量慣性大小的物理量是慣性質量。
注意,在愛因斯坦之前的科學家,總是認為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物理量。 至於為什麼這兩個量數值相等,是一件讓人困惑的事情。
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思想就是,認為引力質量實際上就是慣性質量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