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澤11

    關於這首樂曲的創作背景也有許多種說法,其中受到廣泛認可的觀點則認為這首樂曲可能是作者四十歲時(1810年)為他的學生,名叫伊麗莎白·羅克爾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作。伊麗莎白·羅克爾是德國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約瑟夫·奧古斯特·羅克爾的妹妹。1807年,14歲的伊麗莎白跟隨哥哥來到維也納,很快就被貝多芬所接納,成為他身邊數不多的朋友之一。伊麗莎白後來嫁給了貝多芬的朋友。貝多芬在創作這首樂曲時,兩人保持著親密的友誼,顯然這首曲子是獻給她的。那段時間裡,在貝多芬的生活中從來沒有出現過叫愛麗絲或伊麗莎白的其他女子,愛麗絲是伊麗莎白的暱稱。擴充套件資料:後世影響:人們喜歡把《獻給愛麗絲》稱為“微不足道的音樂”。但這種微不足道凝聚了貝多芬強烈的體現個人風格的創作理念,體現了他獨具一格的創作思維。樂曲還有其它種種的獨具匠心之處,無一不顯示了貝多芬創作中一貫的嚴謹精神。所以儘管《獻給愛麗絲》只是一首演奏時間只有3分多鐘的小品之作,但也可以說是貝多芬音樂創作的一個濃縮體,同樣滲透了他的精神表達。這部作品柔美動人、短小精緻,且技巧簡單,易於演奏,幾乎成為鋼琴初學者必學的一首作品,其高度的藝術性和表現性也使之成為不少音樂家喜愛演奏的曲目。《獻給愛麗絲》僅僅是貝多芬的一首鋼琴小品,但是其中運用的和聲手法仍然體現了貝多芬作為一位“承前啟後”的作曲家的風格,不折不扣的體現了貝多芬一貫的創作方式,對後世仍然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途觀l雙閃燈開關及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