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不會愛的小笨蛋

    機械化戰爭是工業革命的產物,是用人操縱機器去打仗,重視軍隊的機動能力,擴充套件人的四肢,節省人的體力。資訊化戰爭是資訊時代的產物,是透過資訊科技進行通訊,重視部隊的配合能力,擴充套件人的腦力。在過去由於部隊之間距離較近,戰場侷限於視距範圍內,簡單的通訊手段就可以滿足,比如手勢、旗語、火光、聲音、煙霧等。由於武器裝備的運動速度加快,相隔距離較遠,必然產生資訊通訊問題。通訊聯絡成為制約武器裝備發揮能力的瓶頸。越南戰爭,黴菌飛機由於敵我識別系統不完善,(也是出於政治考慮)必須要目視辨別敵我後才可以發射導彈,大大削弱了麻雀導彈的作戰能力。在洲際彈道導彈時代,導彈從發射到在目標爆炸,才30多分鐘,如果資訊通訊技術不完善,根本沒有時間反應,只能被動挨打。二戰發展的地空聯合作戰、海空聯合作戰,都對通訊指揮提出很高要求。中途島海戰,美國如果沒有充分資訊,絕對不會取勝的。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有多遠的通訊手段,就有多大的戰爭規模。反過來,多達的戰爭規模就要多大的通訊距離。不僅要偵察,還要指揮,做到資訊共享。每個武器節點既是資訊蒐集者,也是行動執行者。每個士兵都共享到一個通訊網路,好像在QQ上一樣,除了人之間通訊,機器之間也自動通訊。 資訊化改變了戰爭的形態:過去的戰爭中,士兵必須到戰場操縱使用武器作戰。資訊戰爭中,軍人坐在家裡、軍營就可以操縱武器作戰。這就是資訊通訊把人和武器分離的效果。機械化師延長了人的四肢,資訊化是用無形的四肢代替人的四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音樂拼音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