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而士_8679

    民間確有習俗,過生日逢九就做的…

    並且"做九不做十",即:做49,不做50;做59,不做60;做69,不做70;如此等等…

    “過生日”也稱“做壽”,區別無非是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祝壽方式而已,北方多是“四十不做壽,做九不做十”的習俗…

    做壽一般是指過了50歲過生日才稱做壽(半百壽),特別是滿“九”之年,如59週歲時虛上一歲即做六十大壽(花甲壽);69週歲時虛上一歲即做七十大壽(古稀壽),這些“花甲”壽和“古稀”壽格外受到重視。另外,還有較少見的杖朝壽(八十歲,舊時指八十歲的老人可拄杖上朝)、米壽(八十八歲)、凍梨壽(九十歲)、期頤壽(百歲)、茶壽(一百零八歲)和雙甲子壽(一百二十歲)等等…

    有人查得明代王臨亨撰《粵劍編》書中寫到:"粵俗賀壽不賀齊年,而賀齊年之後一年.其說曰:"十者數之終,故不賀;一者數之始,故賀."似理勝可從.""齊",整也."齊年"即整年,也即整50,整60,整70,等等..古代廣東人做壽做一不做十,是因為十是"數之終",就是說,十是"到頭了".假如做壽做整50\60\70等,會被認為"到頭了",會被認為不吉利."做九不做十"可能也是這個道理.而且九有久之義.古人、今人都喜歡九這個數字…

    《黃帝內經素問》曰:“天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洪山區文秀街9號有多少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