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內閣制度之下的英國國王、議會、首相、內閣的關係是密切聯絡、相互制衡。
1、國王是國家元首,是英國武裝部隊的總司令,也是英國國教世襲領袖。
2、議會是國家政治的中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分為上下兩院。
3、英國首相:英國政府首腦。
4、內閣是英國的政府,首相由國王任命,名義上對國王負責.
擴充套件知識:英國責任內閣制的形成與發展?
1688年光榮革命以後,威廉三世逐步退出內閣。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據《王位繼承法》,由德國的漢諾威選帝侯繼承王位,即喬治一世。由於不懂英語,逐漸對參加內閣會議失去興趣,於是很少出席會議,甚至不出席會議而讓大臣們去料理國事。於是大臣們有事就自己商定對策,然後提交給國王審定。
1721年,羅伯特·沃波爾成為英國第一任內閣首相,主持內閣會議,協調各部門的工作,內閣制正式形成。
1742年,首相羅伯特·沃波爾失去下院多數的信任,被迫率內閣全體辭職。此後,“內閣失去下院多數信任必須辭職”成為一種不成文的制度。
1784年,小威廉·庇特試圖透過改革來抑制國王(喬治三世)專權傾向抬頭,而當時有不少議員被國王收買,庇特下令解散下院重新選舉議會,他的改革得到新議會的大力支援,庇特得以繼續主持內閣17年。
責任內閣制度之下的英國國王、議會、首相、內閣的關係是密切聯絡、相互制衡。
1、國王是國家元首,是英國武裝部隊的總司令,也是英國國教世襲領袖。
2、議會是國家政治的中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分為上下兩院。
3、英國首相:英國政府首腦。
4、內閣是英國的政府,首相由國王任命,名義上對國王負責.
擴充套件知識:英國責任內閣制的形成與發展?
1688年光榮革命以後,威廉三世逐步退出內閣。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據《王位繼承法》,由德國的漢諾威選帝侯繼承王位,即喬治一世。由於不懂英語,逐漸對參加內閣會議失去興趣,於是很少出席會議,甚至不出席會議而讓大臣們去料理國事。於是大臣們有事就自己商定對策,然後提交給國王審定。
1721年,羅伯特·沃波爾成為英國第一任內閣首相,主持內閣會議,協調各部門的工作,內閣制正式形成。
1742年,首相羅伯特·沃波爾失去下院多數的信任,被迫率內閣全體辭職。此後,“內閣失去下院多數信任必須辭職”成為一種不成文的制度。
1784年,小威廉·庇特試圖透過改革來抑制國王(喬治三世)專權傾向抬頭,而當時有不少議員被國王收買,庇特下令解散下院重新選舉議會,他的改革得到新議會的大力支援,庇特得以繼續主持內閣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