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331227539195

    “止戈”為“武” “武”是有代表性的會意字之一. 同“人言為信”一樣,“止戈為武”幾乎是人盡皆知的常見字:止和戈兩個獨體字結合在一起,就是“武”了.從字形上看,自古及今,“武”字都由這兩部分組成,結構上沒有什麼變化,不過甲骨文、金文、小篆較為形象醒目,隸書以後,戈的右邊一撇被挪到了左上方,變為一橫,不易辨認而已.據說早在春秋時代,楚莊王在晉楚之戰大勝後說出了一番與眾不同的話:“……夫文,止戈為武.……夫武,禁暴、藏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他把“止”釋為制止、禁止,把“止戈”說成制止干戈之事,未免有些離奇,這也許代表了春秋時代人們對武字的一般看法.許慎《說文》中亦直接承襲此說.再之後,學者們解釋武字也大多在“止”上作文章,有的說“止戈而不用,武之至者也”;有的還把“止”看作“亡”,進而說“武”也是舞蹈,是執戈而舞的“武舞”,於是就越說越離譜料.舉凡會意字,是把幾個獨體的“文”結合在一起,造成一個新字,“會”出一種新“意”,其各個組成部分都是取其本義的,面不是用假借義.“止戈為武”也不例外.“戈”是古代的主要兵器之一,“止”是足趾的象形,這在古文字裡是非常清楚的.明白了“止”的含義,“止戈為武”就可得到合理的解釋了:戈是武器的代表,表示威武,止是足趾的象形,表示行進,整個字的含義就是征伐、征戰,乃是勇武的象徵.故“武者,伐也!” 現代的武字已非止戈之形,一般人已很難“見形知義”,但文和武的區別依然判若涇渭,絕不相混,這完全是有聲語言的力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下載什麼軟體可以看建築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