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300間接定址中的暫存器間接定址
(1)暫存器間接定址概述
暫存器間接定址是透過使用CPU內部整合的兩個地址暫存器AR1和AR2儲存地址指標來實現的定址方式,使用時分為內部區域間接定址和交叉區域定址兩種定址方式。
AR1,AR2均為32位暫存器,暫存器間接定址只使用32位指標。對地址暫存器AR操作的相關指令有:
(2)暫存器定址——內部區域暫存器間接定址
內部區域暫存器間接定址指標用於I、Q、M、L和資料塊等儲存器中的位、位元組、字及雙字的定址,與32位儲存器的使用方式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指標儲存的位置不同。內部區域暫存器地址指標格式如下所示:
第0位至第2位作為定址操作的位地址,第3位至第18位作為定址操作的位元組地址,第19位至第30位沒有定義,第31位為內部區域與交叉區域指標識別符號,0:內部區域指標,1:外部區域指標。
內部暫存器間接定址格式:地址儲存器識別符號 [地址暫存器,P#BYTE.BIT]。
如:MW [AR1,P#4.0]或DIX [AR2,P#0.0]
MW:表示訪問的儲存器及訪問的長度,AR1:表示地址暫存器1,P#4.0為地址偏移量,
例如:
(3)暫存器定址——交叉區域暫存器間接定址
交叉區域暫存器定址與內部區域暫存器定址相比,地址指標中帶有儲存器識別符號,如I、Q、M等,交叉區域地址指標格式如下:
第0位至第2位作為定址操作的位地址,第3位至第18位作為定址操作的位元組地址,第24位至第26位為地址識別符號,第31位為內部區域與交叉區域指標識別符號,0:內部區域指標,1:外部區域指標。
S7-300間接定址中的暫存器間接定址
(1)暫存器間接定址概述
暫存器間接定址是透過使用CPU內部整合的兩個地址暫存器AR1和AR2儲存地址指標來實現的定址方式,使用時分為內部區域間接定址和交叉區域定址兩種定址方式。
AR1,AR2均為32位暫存器,暫存器間接定址只使用32位指標。對地址暫存器AR操作的相關指令有:
(2)暫存器定址——內部區域暫存器間接定址
內部區域暫存器間接定址指標用於I、Q、M、L和資料塊等儲存器中的位、位元組、字及雙字的定址,與32位儲存器的使用方式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指標儲存的位置不同。內部區域暫存器地址指標格式如下所示:
第0位至第2位作為定址操作的位地址,第3位至第18位作為定址操作的位元組地址,第19位至第30位沒有定義,第31位為內部區域與交叉區域指標識別符號,0:內部區域指標,1:外部區域指標。
內部暫存器間接定址格式:地址儲存器識別符號 [地址暫存器,P#BYTE.BIT]。
如:MW [AR1,P#4.0]或DIX [AR2,P#0.0]
MW:表示訪問的儲存器及訪問的長度,AR1:表示地址暫存器1,P#4.0為地址偏移量,
例如:
(3)暫存器定址——交叉區域暫存器間接定址
交叉區域暫存器定址與內部區域暫存器定址相比,地址指標中帶有儲存器識別符號,如I、Q、M等,交叉區域地址指標格式如下:
第0位至第2位作為定址操作的位地址,第3位至第18位作為定址操作的位元組地址,第24位至第26位為地址識別符號,第31位為內部區域與交叉區域指標識別符號,0:內部區域指標,1:外部區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