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原事催
-
2 # CN小丫
清明節是指在清明節前後進行的祭奠先人的習慣風俗。古時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掃墳節、鬼節等。 它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初一的寒衣節,並稱為中國三大著名"鬼節"。
2013年,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北方和南方在清明節這天的活動也各有側重,北方重視掃墓,帶著祭品,菸酒水果,紙錢或者元寶,紙做的各種日用品,高檔消費品,在親人墓前,擺放祭品,焚香燒紙,叩頭祭拜,最後給親人的墳墓添上新土。
如果身在遠方,不能回家,就在清明早上,到十字口或者丁字口祭拜,在路上不要說話,也不要回頭。
南方注重踏青,故藉此郊遊。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大約始於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周代。
清明節主要的習俗是掃墓和祭拜先人和英烈。因各地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有些地方的清明節有著寒食的習俗。
這個習俗是由於晉文王重耳落難,飢餓難耐找不到食物時,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吃了隨臣介子推自己割下的大腿肉而保住性命。
在放火燒山找隱居深山不肯露面的介子推報恩時,把介子推活活燒死,因此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有些地方的清明節也有著插柳的習俗。
因清明節是一年三大鬼節之一,民眾見觀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眾生,就聯想認為柳枝能驅鬼辟邪,所以使紛紛插柳戴柳以保平安。
有些地方的清明節還有著踏青郊遊的習俗。因寒食,唯恐傷胃傷食,所以用踏青活動溫暖身體的不足。
而且其時又是天清景明,空氣清新、乾淨的最美時光,也是生機盎然的最好時光,所以踏青郊遊以利身心。除了這幾種主要常見的習俗,還有著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以及根據各地的飲食習慣吃清明果、餅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