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80398710陳詠賢

    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是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瘋狂逐利,兩極分化嚴重,另外,菲律賓沒有自己的文化根基和民族自信,西式民主更使人民一盤散沙,政府毫無作為,成為西方的附庸。一句話,制度決定一切。

  • 2 # 陶式防務評論

    菲律賓曾經富裕?其實說不上。但是確實一度非常接近富裕國家的門檻。

    戰後有一段時間,菲律賓的經濟水準僅次於日本,但這屬於矬子裡拔將軍。菲律賓的經濟增長表面上很好看,GDP從1950年的37億美元增長到了360億美元,幾乎是原來的十倍。

    這三十年裡,菲律賓人口從2000萬增長到了4800萬,人均下來的經濟水準就不高了。菲律賓人均GDP在1950年為184美元,1980年為744美元,刨除通貨膨脹,人民的生活水準實際只翻了一番。

    這種幾百美元的經濟水準,放在1980年以前還是能湊合的。主要得益於菲律賓作為美國前殖民地,接收了很多殖民時代的基礎設施,並受到大量美國資本的扶持。在戰後初期,菲律賓一直以出口產業為經濟重心,很多美國工廠開在當地,不少菲律賓輕工業產品行銷全世界。此外,菲律賓在冷戰初期還是亞洲的金融中心,馬尼拉甚至有“小紐約”之稱。

    但是,菲律賓的經濟屬於典型的半殖民地經濟,嚴重受到美國金融資本的控制,並沒有形成自己完整的工業體系,或者抓住搶佔產業鏈上游的機會。菲律賓的一系列農業、輕工業和金融業,都不過是美國壟斷資本的一個附庸,稍有風吹草動就是夭折的命運。

    從菲律賓政局變化來看,馬科斯家族為代表的貪汙腐敗也是菲律賓經濟難以發展的一個根源。馬科斯和他夫人的奢華浪費,金銀珠寶堆成山,高跟鞋能塞滿一座別墅,土豪程度甚至比沙特油霸還要誇張。菲律賓焉能發達?

    其實,不僅是馬科斯家族,菲律賓以家族為特徵的腐敗和壟斷,至今仍是一個痼疾。幾十年來,真正能代表菲律賓老百姓利益的領導人寥寥無幾,而且很難對那些阻礙發展的土豪劣紳下手。(陶慕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乙炔的實驗室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