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603794738726

    歷史上姓譚的名人 譚峭(860或873——968或976),字景升,唐末五代著名道家學者,從小愛好黃老諸子後長大成為道士。泉州府清源縣(今屬莆田市華亭)人。幼而聰慧,博聞強記。及長辭家出遊,足跡遍及天下名山,後隨嵩山道士十餘年,得辟穀養氣之術。後入南嶽衡山修煉,煉丹成,又隱居青城山。“其說多本黃老道德之旨,文筆簡勁奧質”。譚峭的《化書》在中國思想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對中國古典美學造成了深遠的影響著作《化書》內涵物理、化學、生物、醫藥等科學,可謂是一名了不起的古代科學家。 譚紹光:太平天國慕王,廣西桂平人,1855年1月參加金田起義,英勇善戰,1860年因破江南大營和攻克蘇杭有功,被封為慕王。1862年率軍圍攻上海,打敗英法聯軍、華爾洋槍隊,後又轉戰太倉、崑山,屢創敵軍。1863年在蘇州被叛徒刺死。 譚綸:明代抗倭名將,江西宜黃人,嘉靖進士,初任台州(今浙江臨海)制服,練兵抗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撫福建,率戚繼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內倭寇。隆慶元年(1567年)總督薊遼,與戚繼光訓練部隊,加強北方防務。他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太保,主持兵事三十餘年,與戚繼光共事齊名,號稱“譚戚”。 譚元春:文學家,湖廣竟陵(今湖北天門)人,與鍾惺同為“竟陵派”創始者。論文強調性靈,提倡幽深孤峭的風格。主有《譚有夏合集》。 譚夫吾:戰國時期人物,曾以無比崇高的言行而名垂青史。 譚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譚嗣同早年曾在家鄉湖南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公元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譚嗣同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33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很多眼睛盯著打一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