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uotkn25480

    絲綢之路普遍認為是漢朝的張騫。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促成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交通線——絲綢之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再分為南北兩道,南道是出陽關(今甘肅敦煌西南)西行,經鄯善(今羅布淖爾附近),沿崑崙山的北麓,經過於闐(今和田)、莎東、蒲犁(今塔什庫爾幹),逾蔥嶺,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今羅馬共和國),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印度);北道是自玉門關(今敦煌西北)西行,經車師前國(今吐魯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經焉耆、疏勒,逾蔥嶺,至大宛。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這條橫貫歐亞的大路交通線上運輸最多的商品是絲綢,因此被稱為“絲路”或“絲綢之路”。公元前後的幾個世紀,在亞洲、北非、歐洲曾先後存在過漢代中國、安息、貴霜、薩珊朝波斯、笈多朝印度和羅馬等強大國家。當時有一條橫貫中亞、聯絡歐亞兩洲的交通大道。它對這些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因為大量的中國絲和絲織品由此道西運,所以這條交通大道在19世紀被歐洲學者稱為“絲綢之路”。後來,這一名稱被普遍接受。絲綢之路所經之地,有白雪皚皚的崇山峻嶺,有一望無垠的大漠荒磧和鹽鹼沼澤。在生產力和交通工具尚不發達的條件下,古代各國勞動人民、商旅、使者和僧侶等冒流沙、風暴冰雪襲擊的危險,披荊斬棘開通商路,對於加強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增進各華人民之間的友誼,作出了重大貢獻。絲綢之路與中西交通 公元前4世紀,希臘人克特西阿斯就稱中國為“塞勒斯”(Seres),意即絲國。這說明中國的絲織品早就是重要的出口商品,也說明絲綢之路早有開端。但有史記載的大規模的交往卻始於漢代張騫通西域。公元前138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月氏,中遭匈奴扣留,至公元前126年方歸。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再派張騫西去聯絡伊犁河流域的烏孫,同時分派副使赴大宛(今費爾幹納盆地)和康居(約在今巴爾喀什湖與鹹海間)、大月氏(阿姆河中上游)、大夏(巴克特里亞)、安息(帕提亞)、身毒(天竺)各國。司馬遷《史記·大宛傳》稱他的兩次出使為“鑿空”,其意是他第一次走通了前人未曾開通的道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B真包含於A等於A包含於B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