寤寐,漢語詞語。
拼音:wù mèi”,
釋義:1、醒和睡。指日夜。2、引申指日夜思念、渴望。3、睡夢。4、假寐;睡不著。
出自《詩·周南·關雎》。
引證解釋
1、醒與睡。常用以指日夜。
《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毛 傳:“寤,覺;寐,寢也。”
唐 錢起 《秋夜作》詩:“寤寐怨佳期,美人隔霄漢。”
徐遲 《火中的鳳凰》六:“寤寐求之十年,終於到了手上。一件國寶,歸於國家。”
2、引申指日夜思念、渴望。
宋 范仲淹 《與省主葉內翰書》:“竊惟皇上念天下之計,至大至重,思得良大夫主之,故寤寐閣下之賢,復有此拜。”
宋 蘇軾 《答曾學士啟》:“而況圭璋之質,近生閥閱之家。固宜首膺寤寐之求,於以助成肅雍之化。”
元 吳師道 《吳禮部詩話》:“此 韓公 所以有是言。愚觀翁慨然 叔季 ,寤寐 羲皇 。”
明 李東陽 《與方石先生書》:“今聖天子方重士風,採輿論,有寤寐英賢之意。”
3、睡夢。
漢 徐幹 《中論·治學》:“學者如登山焉,動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
晉 袁宏 《後漢紀·獻帝紀三》:“﹝ 臧洪 ﹞答曰:‘隔闊相思,發於寤寐。’”
明 何景明 《寡婦賦》:“承邂逅於寤寐兮,託精魂於遙夕。”
4、假寐;睡不著。
《後漢書·質帝紀》“寤寐永嘆” 李賢 注引《詩》雲:“寤寐永嘆,唯憂用老。”
今本《詩·小雅·小弁》作“假寐”, 鄭玄 箋:“不脫冠衣而寐曰假寐。”
清 馬瑞辰 《毛詩傳箋通釋》“寤寐求之”:“又按《小弁》詩‘假寐永嘆’,而 後漢 和帝 (按,當作 質帝 )詔曰:‘寤寐永嘆。’寤寐或與假寐相類。
《柏舟》詩:‘耿耿不寐,如有隱憂。’而《易林·屯之乾》曰:‘耿耿寤寐,心懷大憂。’則寤寐又即不寐。”
寤寐,漢語詞語。
拼音:wù mèi”,
釋義:1、醒和睡。指日夜。2、引申指日夜思念、渴望。3、睡夢。4、假寐;睡不著。
出自《詩·周南·關雎》。
引證解釋
1、醒與睡。常用以指日夜。
《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毛 傳:“寤,覺;寐,寢也。”
唐 錢起 《秋夜作》詩:“寤寐怨佳期,美人隔霄漢。”
徐遲 《火中的鳳凰》六:“寤寐求之十年,終於到了手上。一件國寶,歸於國家。”
2、引申指日夜思念、渴望。
宋 范仲淹 《與省主葉內翰書》:“竊惟皇上念天下之計,至大至重,思得良大夫主之,故寤寐閣下之賢,復有此拜。”
宋 蘇軾 《答曾學士啟》:“而況圭璋之質,近生閥閱之家。固宜首膺寤寐之求,於以助成肅雍之化。”
元 吳師道 《吳禮部詩話》:“此 韓公 所以有是言。愚觀翁慨然 叔季 ,寤寐 羲皇 。”
明 李東陽 《與方石先生書》:“今聖天子方重士風,採輿論,有寤寐英賢之意。”
3、睡夢。
漢 徐幹 《中論·治學》:“學者如登山焉,動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
晉 袁宏 《後漢紀·獻帝紀三》:“﹝ 臧洪 ﹞答曰:‘隔闊相思,發於寤寐。’”
明 何景明 《寡婦賦》:“承邂逅於寤寐兮,託精魂於遙夕。”
4、假寐;睡不著。
《後漢書·質帝紀》“寤寐永嘆” 李賢 注引《詩》雲:“寤寐永嘆,唯憂用老。”
今本《詩·小雅·小弁》作“假寐”, 鄭玄 箋:“不脫冠衣而寐曰假寐。”
清 馬瑞辰 《毛詩傳箋通釋》“寤寐求之”:“又按《小弁》詩‘假寐永嘆’,而 後漢 和帝 (按,當作 質帝 )詔曰:‘寤寐永嘆。’寤寐或與假寐相類。
《柏舟》詩:‘耿耿不寐,如有隱憂。’而《易林·屯之乾》曰:‘耿耿寤寐,心懷大憂。’則寤寐又即不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