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931173721557

    原子是一種元素能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單位。一個原子包含有一個緻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圍繞在原子核周圍帶負電的電子。原子核由帶正電的質子和電中性的中子組成。原子是化學變化的最小粒子,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許多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 原子的英文名是從希臘語轉化而來,原意為不可切分的。很早以前,希臘和印度的哲學家就提出了原子的不可切分的概念。17和18世紀時,化學家發現了物理學的根據:對於某些物質,不能透過化學手段將其繼續的分解。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早期,物理學家發現了亞原子粒子以及原子的內部結構,由此證明原子並不是不能進一步切分。量子力學原理能夠為原子提供很好的模型。

  • 2 # 使用者2562339713923

    原子概念的形成 公元前5世紀前後,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等人最先提出世界上千千萬萬種物質是由最微小、堅不可入且不可再分的微粒所構成.這種微粒叫做“原子”,希臘語原意即“不可分割”.牛頓在17世紀後期比較明確地指出,一切物質都是由微小的顆粒組成的.但這些論點都沒有科學的實驗來證明,既不能被科學界普遍接受,也無法推行運用.英國科學家道爾頓透過化學分析,研究了許多地區的空氣組成,得出這樣的結論:各地的空氣都是由氧、氮、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四種主要物質的無數個微小顆粒混合起來的.他利用了希臘哲學上的名詞,也稱這些小顆粒為“原子”.1803年,道爾頓提出了他的原子學說:①元素(單質)的最終粒子稱為簡單原子,它們極其微小,是看不見的;是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毀滅和不可再分割的.它們在一切化學變化中保持其本性不變;②同一元素的原子,其性質和質量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其性質和質量都不相同;③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簡單數目的比例相結合,形成了化學中的化合現象;化合物的原子稱為“複雜原子”.這一學說合理地解釋了當時發現的質量守恆定律、定組成定律及倍比定律等,開創了化學的新時代.但是,道爾頓把原子看成是組成物質的“最後質點”,是“絕對不可再分”的微粒的觀點,又受到19世紀末一系列重大科學發現的有力衝擊.電子的發現打開了原子內部的大門,放射性的發現則進一步揭示了原子核的奧秘.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人,現代原子概念逐步得到了發展和完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離別時不捨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