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83307

    人們常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海洋生物世界更是無奇不有。就拿魚類等海洋動物來說吧,它們中的許多種能夠變性。況且這些動物的性變都是輕而易舉的事。

    鱔魚和牡蠣兼雌雄兩性,而且兩效能夠互相變化。它們在性變後,仍能繁殖後代。

    據水產學家研究,黃鱔從受精卵化成幼鱔,直至成年鱔,一般都是雌性體,並能產卵。

    可是產了一次卵之後,它們的生殖系統突然發生變化,卵巢變成精巢,併產生精子。這時,變成雄性的黃鱔就要擔負起為其他雌鱔卵受精的任務。

    牡蠣的雌雄變性更為有趣。它們是逐年變性的。即今年是雌性,明年就變為雄性,後年再變回雌性,如此年年改變性別。當然,並非所有牡蠣都步調一致地發生性變。

    澳洲的大堡礁上,有一種身體很小的隆頭魚。因為它們能夠清除大魚肚上和鰓內的寄生蟲,所以又得名為“清潔魚”。大個頭的隆頭魚都是雄性的,而雌魚較小。

    雄魚給許多條雌魚產的卵受精。如果雄魚死亡或遷移,雌魚中必定會有一條較大的個體在一個小時內變成雄魚。兩三個星期後,它的卵巢完全變成精巢,並可執行授精任務。

    更為奇特的是,生活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和巴西沿海的藍條石斑魚,一天中可變性好幾次。

    每當黃昏之際,雄性和雌性的藍條石斑魚便發生性變,甚至反覆發生5次之多。這種現象既叫變性,又叫“雌雄同體”和“異體受精”。

    科學家們分析,或許是因為魚的卵子比精子大許多,假如只讓雌性產卵,負擔太重,代價太高。而假如雙方都承擔既排精又排卵的任務,繁殖後代的機會會更多一些。

    20世紀90年代初,蘇格蘭的穆伊教授在人工飼養的羅非魚才孵出來不久,就在池中加上一定量的荷爾蒙藥劑,不料幾星期以後,雌魚卻變為雄魚。在穆伊教授的實驗室裡,每月孵出3000尾羅非魚苗,其中99%的雌性魚經過荷爾蒙劑的作用都變成了雄性魚。運用此種方法可以增加雄魚的數量,使羅非魚的受精率大為提高,而雄羅非魚的生長速度比雌魚快得多,因而也就可以大大提高養殖羅非魚的產量。當然,這對養殖其他魚種也可能是一個有益的啟示。

    黃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是否需要有個好的學習桌,好的學習桌會帶來哪些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