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215340096989

    第一個觀點,“親”是回族之間“教親”的簡稱,被“筆迷”發揚光大。---個人認為這種說法不可信。

    作者考證,這個稱呼最早是“筆迷”(周筆暢的粉絲,paul注)想出來的。最後所有粉絲都用開了。此事當時告一段落。後來作者看書,發現這樣樣幾句:“就是斷牛肉的話,方才有幾個教親,共備了五十斤牛肉,請出一位老師夫來求我。”“你我做官的人,只知有皇上,那知有教親?”從文中可以看出,回族之間稱呼為“教親”。因此我分析粉絲團體之間稱“親”的根源也來於此,可能是一些回族的粉絲最先將“親”這個詞應用於粉絲團體成員之間的。 第二個觀點,“親”是從韓語的qingu--朋友,變過來的。由來是韓語中的“朋友”,韓文:친구 發音:qin gu(親古) 最早出現是在國內的南韓流行文化圈子中,在眾多南韓偶像組合的粉絲fans群體中,而群體構成又以女性居多,以“親”互相稱呼共同愛好者為“朋友”最合適不過。 第三個觀點,“親”就是“親愛的”簡稱。開始用於80後和90後們對"親愛的"的簡稱後來廣泛被淘寶賣家引用,可以理解為"親愛的""親愛的顧客"之類的,這樣稱呼不會很膩,有不乏俏皮的意味. 開始是從南方論壇裡流傳出來的,說多了,大家就都在用了,意義已經廣泛到可以形容朋友,總之是表示親切的一個稱呼方法。一般是女生和女生之間才用的,年紀30歲以下比較適合。因為是那種叫出來嗲嗲的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商務接待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