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白3307

    充填採礦法

    (一)上向分層充填法

    適用條件及特點:礦石價值高,中穩以上,地表需保護的傾斜和急傾斜礦體。礦塊劃分為礦房礦柱,兩步驟回採,礦房劃分水平分層,自下而上逐層回採,同時向上逐層充填採空區。

    結構引數:階段高度30~60米,礦體厚度小於10~15米時,礦塊一般沿走向佈置,礦房長30~60米,有時可達100米以上,礦塊垂直走向佈置時,礦房長度即礦體厚度,一般50米內,寬8~10米。礦房間柱6~8米,頂柱4~5米,底柱5米。

    採切:階段運輸巷,穿脈巷道,行人濾水井,溜井,拉底巷道。

    回採:自拉底水平向上逐層進行。淺孔落礦,電耙出礦,膠結充填。(一)上向分層充填法

    優缺點評述:回採方案多,靈活性強,對礦體形態變化適應性強,結構簡單,採切工作量小,礦石損失小,貧化率低,機械化程度高,生產能力大。但是回採和充填工藝複雜,採礦和充填成本高。

    (二)下向分層充填法

    適用條件及特點:礦巖不穩固,礦石價值或品位高,地表不允許塌陷或移動。自上而下分層回採並逐層充填,每個分層的回採作業都在上一分層人工假頂的保護下進行。不劃分礦房礦柱,一步驟回採。

    結構引數:階段高30~50米,礦塊長30~50米,寬度為礦體水平厚度。

    採切:階段運輸巷,行人通風天井,溜井,分層切割平巷。

    回採:淺孔落礦,電耙出礦,充填準備及(水力或膠結)充填。

    優缺點評述:能有效地支護採場圍巖,確保圍巖和地面的移動小,礦石損失貧化率低。但充填成本高,生產能力小。

    (二)下向分層充填法

    (三)分採充填採礦法

    適用條件及特點:極薄(0.3~0.4米以下)高品位和貴重礦體,礦石和圍巖分別回採,採下礦石運出後,開掘圍巖充填採空區,併為繼續作業的平臺。

    結構引數:階段高度30~50米,礦塊長25~30米或50~60米。

    採切:脈內階段運輸巷道,天井,溜井,拉底巷道,漏斗。

    回採:自下而上水平分層回採,鬆動爆破,電耙出礦,崩落圍巖,充填,鋪設地板墊層和溜井。

    優缺點評述:貧化率低,便於在採場內進行手選礦石和地壓管理,適應性廣。但是生產能力低,回採工藝複雜,採礦成本高,不易實現機械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夢夢見被蛇咬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