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okrm4221

     1、利用"假設"進行想象  假設某一具體情況,讓學生根據這種情況,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想象、聯想。想象可以超越時空、超越自我,甚至想象出世界上不存在的事物。例如,阿凡提來到我們當中,會飛的猴子,鱷魚拿著一支玫瑰花來敲我的門……這些都是合理的想象。這樣堅持下來,久而久之,就會想、敢想,就能大膽創新。  2、利用"繪畫"展示故事內容,發展想象能力  在"創編童話"過程中,不要以"寫故事"的形式把故事內容展示出來,而是開啟繪畫紙,展開想象,自由作畫,把想到的東西畫出來。"畫好故事"以後,再給畫面配上文字,就成為一篇簡單的童話故事了。  3、利用"表演"展現故事情節  例如《小紅帽》,可以五人一組,分別扮演"小紅帽"、"媽媽"、"外婆"、"獵人"、"狼",將故事表演出來,表演時可以加以創造,不要完全按照原文表演。表演後,幾個人湊在一起,研究一下怎樣給故事歡歌結尾。  4、利用"續編"延續故事內容  如《狼和小羊》一文的結尾是:"狼不想再爭辯了,齜著牙,向小羊撲去……"可以大膽想象並續編故事:小羊最終的結局如何呢?如,小羊想了一個好辦法戰勝了狼,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這些與眾不同的辦法,就是你的想象力;把這些想象寫下來,就是一篇很好的童話故事了。  童話裡的形象,大多是擬人化的。童話中,無論是動物、植物,其他東西,都可以像人一樣會思考、會說話、會做事、會生活。列寧說過:"兒童的本性是愛聽童話的。你給兒童講故事時,如果其中的雞兒、狗兒都不會說人話,兒童便沒有興趣。"  第三:寫童話需要有奇妙、曲折丶動人丶完整的故事情節。  由於童話創作的主要手法是想象、幻想、誇張和擬人,因此,童話的情節都非常奇妙,洋溢著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如《神筆馬良》的故事,說的是窮孩子馬良,憑頑強刻苦的精神,得到了一支神筆。他拿著這支神筆幫助貧苦大眾,智鬥財主、皇帝,讓人讀後無不稱快。童話的寫作和要求:  優秀的童話都不是憑空產生的,都是作者細心觀察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後,透過"幻想處理",創作出來的。寫童話不僅需要細心觀察,還要經過一個"幻想處理",也就是"生活幻想化"的過程。只有經過這個過程,生活才能成為童話。在創作童話時,還要注意五點要求:  第一:童話中的幻想是生活的反映,因此要植根於現實。  第二:童話中的誇張一定要突出事物的本質。脫離事物本質的誇張,只能讓人感到荒誕、不可信,也就失去了童話的教育意義。  第三:童話中的擬人,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徵,符合動植物的特徵。  第四:在一篇童話中,表現手法要多樣,這樣會使你的童話故事顯得生動感人。  第五:語言簡潔活潑,符合兒童的語言特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衣服,襪子上的汗臭味怎麼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