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異常訪”,它往往是由重複訪、越級訪、信訪老戶演變而成。從時間概念上講,他們的“訪齡”少則三、五年,多則二三十年。其主要特徵是無休止、無規律、無束縛,行為上言詞激烈,語無倫次,胡攪蠻纏,甚至無理取鬧。“異常訪”的不斷出現,不僅給上訪者的家庭造成了精神傷害和經濟負擔,而且給社會穩定埋下了隱患。
分析“異常訪”的型別及成因固然很多,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是逼迫型。據瞭解,在少數上訪人的腦子裡深埋著一股執拗較真的牛脾氣,他們往往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而長年累月地四處上訪,渴望討回公道,求得心裡安慰。但令其失望的是,我們基層個別接訪人員忘記了自己的公僕身份,把“三個代表”丟在了腦後,對上訪群眾缺乏耐心和熱情,不是冷眼,就是冰語,甚至吆喝訓斥,使上訪者常常熱心而來,灰心而去,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倒窩了一肚子的火。正因為我們個別接訪者“生”、“憎”、“冷”、“倔”的態度,逼得一些來訪者踏上漫漫上訪之路。
二是渴望型。此類上訪者從表面上看,似乎因公狀告某一領導或單位,但實際上卻摻雜著私心雜念,他們有的想透過告狀來“整倒”他人而“肥”了自己,提出的許多要求既不合情合理,又渴望值太高,使一般人都難以接受和理解。如某局一位老職工透過“後門”關係赴省上訪,為其子“訪到”一套本不該分的住房,從中嚐到甜頭。按說這位老同志應該息訴罷訪了,但他並未滿足,且渴望值卻愈訪愈高,今天為了車子找張三告,明天為了票子找李四訴,後天又為了“上訪費”找王五磨,常年無休無止地纏訪胡鬧,弄得上上下下都很頭疼。
三是貧困型。我們的上訪群眾多數屬於弱勢群體,社會地位低,經濟收入少,加之一些人的上訪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而且又在不停地上訪,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既誤了工作,又費了錢財,使之陷入愈訪愈窮、愈窮愈訪的“怪圈”。如某縣一鄉鎮幹部王某因超生問題受到組織處理,妻子又離家出走,生活陷入困境,精神受到打擊,王某錯誤地認為這一切都是鄉政府造成的,為了讓政府賠償他的損失,從此踏入上訪路,一訪就是18年。在漫漫上訪路上,王某越訪越窮,越走越困,企圖依靠上訪脫貧致富的夢想一次次落空,一個原本就窮而又妻離子散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四是變態型。有的上訪者當個人慾望長期得不到滿足而又窮困潦倒時,很容易出現精神崩潰、心理變態,甚至行為失常的現象。
所謂“異常訪”,它往往是由重複訪、越級訪、信訪老戶演變而成。從時間概念上講,他們的“訪齡”少則三、五年,多則二三十年。其主要特徵是無休止、無規律、無束縛,行為上言詞激烈,語無倫次,胡攪蠻纏,甚至無理取鬧。“異常訪”的不斷出現,不僅給上訪者的家庭造成了精神傷害和經濟負擔,而且給社會穩定埋下了隱患。
分析“異常訪”的型別及成因固然很多,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是逼迫型。據瞭解,在少數上訪人的腦子裡深埋著一股執拗較真的牛脾氣,他們往往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而長年累月地四處上訪,渴望討回公道,求得心裡安慰。但令其失望的是,我們基層個別接訪人員忘記了自己的公僕身份,把“三個代表”丟在了腦後,對上訪群眾缺乏耐心和熱情,不是冷眼,就是冰語,甚至吆喝訓斥,使上訪者常常熱心而來,灰心而去,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倒窩了一肚子的火。正因為我們個別接訪者“生”、“憎”、“冷”、“倔”的態度,逼得一些來訪者踏上漫漫上訪之路。
二是渴望型。此類上訪者從表面上看,似乎因公狀告某一領導或單位,但實際上卻摻雜著私心雜念,他們有的想透過告狀來“整倒”他人而“肥”了自己,提出的許多要求既不合情合理,又渴望值太高,使一般人都難以接受和理解。如某局一位老職工透過“後門”關係赴省上訪,為其子“訪到”一套本不該分的住房,從中嚐到甜頭。按說這位老同志應該息訴罷訪了,但他並未滿足,且渴望值卻愈訪愈高,今天為了車子找張三告,明天為了票子找李四訴,後天又為了“上訪費”找王五磨,常年無休無止地纏訪胡鬧,弄得上上下下都很頭疼。
三是貧困型。我們的上訪群眾多數屬於弱勢群體,社會地位低,經濟收入少,加之一些人的上訪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而且又在不停地上訪,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既誤了工作,又費了錢財,使之陷入愈訪愈窮、愈窮愈訪的“怪圈”。如某縣一鄉鎮幹部王某因超生問題受到組織處理,妻子又離家出走,生活陷入困境,精神受到打擊,王某錯誤地認為這一切都是鄉政府造成的,為了讓政府賠償他的損失,從此踏入上訪路,一訪就是18年。在漫漫上訪路上,王某越訪越窮,越走越困,企圖依靠上訪脫貧致富的夢想一次次落空,一個原本就窮而又妻離子散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四是變態型。有的上訪者當個人慾望長期得不到滿足而又窮困潦倒時,很容易出現精神崩潰、心理變態,甚至行為失常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