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哇哦歷史
-
2 # 歷史神預言
英武一時的趙武靈王,由於傳國於王子何而引起爭位鬥爭,致使他被餓死在沙丘宮中,為天下所惋惜。
武靈王本娶韓女為夫人,生子名章,已立為太子成為法定的繼承人。 在武靈王十六年時,又以吳娃為夫人,十分寵幸。吳娃所生的兒子就是王子何。趙武靈王因寵幸其母,於是廢太子章而立王子何為王是為趙惠王。王子何繼位時最多隻有10 歲。
趙惠文王三年,趙國最終滅掉中山國。趙武靈王多年的心願實現了,於是在全國上下"五日",慶祝5天。趙國的代郡因中山相隔於其間,往來不便,現中山國滅,代地就直接與本土相連。於是武靈王封長子章於代,號安陽君。又派田不禮為相,輔佐公子章。 公子章本是太子,應為趙王,被幼小的異母弟取代,心中不滿。 田不禮是一位"忍殺而驕"的小人,他與公子章兩人很合拍,於是圖謀奪回王位。
趙惠王四年,趙國大朝群臣,公子章也來朝見。趙武靈王讓惠王坐在王位上聽朝,自己卻從旁觀察群臣和宗室貴族對幼王行禮時的態度。 見長子公子章身材魁梧卻反而北面向幼小的弟稱臣,心中生出憐憫之心,就打算把代從趙國分出去,讓公子章在代建國稱王。
這事還沒有來得及實施,公子章、田不禮就發動了叛亂。 在朝群臣後不久,武靈王及惠王遊沙丘異宮時,公子章、田不禮發動叛亂。他們以武靈王的名義召見惠王。大臣肥義先進入他們的宮中,即刻被殺死。高信保護著惠王與公子章一夥相戰。早對公子章及田不禮的活動有準備的公子成、李兌聞訊,即從國都帶領"四邑之兵"趕到,打敗了公子章一夥的叛亂,將其黨徒全部殺死。
公子章兵敗,忙逃到武靈王所居住的宮中躲藏,公子成、李兌以兵包圍了武靈王的行宮,終於殺死公子章。趙國法律規定,以兵圍王宮者滅族。公子章死後,公子成和李兌商量說:"因為公子章的原因,包圍了武靈王,即使撤圍解兵,我們也會被滅族。"於是繼續包圍不解,並下令宮中的人說,後出來的殺頭。武靈王所居宮中的人全部出來了。 武靈王想出去,卻被士兵攔住不讓出。他被包圍達3個月,在宮中得不到飲食,飢餓難耐,就掏雀窩捉幼雀生食充飢,終於餓死在沙丘宮中。
回覆列表
趙武靈王被活活餓死的原因,根源就在立儲這件事上犯了渾。歷史上,因為立儲而產生的紛爭數不勝數。比如唐朝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死太子李建成;明朝的靖難之役,北京的朱棣趕走南京的建文帝。
趙武靈王雖然是一代英主,被翦伯贊稱為“黃帝以後的第一偉人”,然而偉人也是人,在立儲一事上,他搖擺反覆,最終導致禍及自身。
趙武靈王活活餓死的事件叫做“沙丘之亂”。
當時,趙武靈王已經退位,禪讓給自己的幼子趙何,自稱“主父”,也就是皇帝的父親。
而原本的繼承人,應該是他的大兒子,趙章。
對於趙武靈王來說,似乎在立儲一事上,純粹以自己的好惡為標準了。更令人無語的是,他的喜好不斷的變化。
先是因為寵幸趙章的母親,而喜歡趙章;後來又因為寵幸趙何的母親,而喜歡趙何,並把皇位禪讓給趙何;後來趙何的母親死了,他又覺得趙章很可憐,再對趙章關愛有加。
但是,他最後的對趙章關愛有加,也許未必就是內心的真實想法。因為這時候,離開權利寶座的趙武靈王,可能又開始懷念權利了。
他試圖透過扶植大兒子趙章的羽翼,甚至為他討一個王位,來讓趙章和趙何逐漸勢均力敵,然後透過自己的斡旋、調停,最終實現自己的二次掌權。
但這一切都太晚了。因為國君趙何有一個非常得力的助手,就是相國肥義。肥義曾輔佐趙武靈王實現霸業,但是,肥義不事二主,現在他是趙何的相國,宣稱只忠於趙何一個人。
有了肥義的出謀劃策,趙何對於主父和兄長做了極其細緻的防備,讓他們沒有可趁之機。趙武靈王心生一計,給出了一個趙何無法拒絕的理由:兄弟倆陪他去趟沙丘,他要看墓地。
到了沙丘,趙章和趙武靈王住在一宮,趙何單獨住在一宮。趙章就以趙武靈王的名義,請趙何、肥義過去議事。
肥義自然是老謀深算,他阻止了趙何,單獨去拜見主父和趙章。並叮囑趙何,如果他沒有回來,說明自己已經被害了,要早做準備。果然,肥義在主父的宮裡沒有看到趙武靈王,反而是趙章和他的手下在,知道自己必死無疑了。
肥義被害,趙章派使者再次去請趙何,但是趙何已經明白髮生了什麼事,並不上當。使者在逼問之下,向趙何說出了內情。趙何這邊的李兌、趙成立刻出兵包圍了主父宮。
這時李兌的意見是,應該請示趙何下一步怎麼辦。趙成則認為,不應請示,因為國君很難作出殺死哥哥、父親的決定。於是兩人帶兵攻入宮中,殺了趙章,到這個時候主父也不能阻止了。隨後他們帶兵撤離,並且在外邊宣稱“後出來的人滅族”,於是宮中人全部逃了出來。
只留下主父趙武靈王獨自被困宮中,本來行宮就沒有儲糧,主父甚至把樹上的小鳥都掏來食用。圍宮長達三個月,一代英主趙武靈王就這樣落了個餓死宮中的下場。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