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隆隆,戰馬嘶鳴,一隊隊被抓來的窮苦百姓,換上了戎裝,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開往前線。征夫的爺孃妻子亂紛紛地在隊伍中尋找、呼喊自己的親人,扯著親人的衣衫,捶胸頓足,邊叮嚀邊呼號。車馬揚起的灰塵,遮天蔽日,連咸陽西北橫跨渭水的大橋都被遮沒了。千萬人的哭聲匯成震天的巨響在雲際迴盪。
一個家庭支柱、主要勞動力被抓走了,剩下來的盡是些老弱婦幼,對一個家庭來說不啻是一個塌天大禍,怎麼不扶老攜幼,奔走相送呢?
親人被突然抓兵,又急促押送出徵,眷屬們追奔呼號,去作那一剎那的生死離別,是何等倉促,何等悲憤!送行者眼中盡是眷戀、悲愴、憤恨、絕望。
灰塵瀰漫,車馬人流,令人目眩;哭聲遍野,直衝雲天,震耳欲聾!成千上萬家庭妻離子散的悲劇,令人觸目驚心!
過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上面的悽慘場面,是詩人親眼所見;下面的悲切言辭,又是詩人親耳所聞。頻繁地徵兵,造成百姓妻離子散,萬民無辜犧牲,全國田畝荒蕪的根源。詩人寫到這裡,筆鋒陡轉,開拓出另一個驚心動魄的境界。詩人用“君不聞”三字領起,以談話的口氣提醒讀者,把視線從流血成海的邊庭轉移到廣闊的內地。詩中的“漢家”,也是影射唐朝。華山以東的原田沃野千村萬落,變得人煙蕭條,田園荒廢,荊棘橫生,滿目凋殘。詩人馳騁想象,從眼前的聞見,聯想到全國的景象,從一點推及到普遍,兩相輝映,不僅擴大了詩的表現容量,也加深了詩的表現深度。
統治者加給他們的精神桎梏,但是壓是壓不住的。敢怒而不敢言,征夫的苦衷和恐懼又有誰能體會?因為“未休關西卒”,大量的壯丁才被徵發。而“未休關西卒”的原因,正是由於“武皇開邊意未已”所造成。“租稅從何出?”又與前面的“千村萬落生荊杞”相呼應。這樣前後照應,層層推進,對社會現實的揭示越來越深刻。戍卒們沉痛哀怨的心情,傾吐苦衷的急切情態將統治者的窮兵黷武加給人民的雙重災難完全揭露出來。
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還能嫁給近鄰,男孩子只能喪命沙場。詩人發自肺腑的血淚控訴。重男輕女,是封建社會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但是由於連年戰爭,男子的大量死亡,在這一殘酷的社會條件下,人們卻一反常態,改變了這一社會心理。這個改變,反映出人們心靈上受到多麼嚴重的摧殘啊!
青海邊的古戰場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陰風慘慘,鬼哭悽悽。寂冷陰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慄。這些都是“開邊未已”所導致的惡果,那麼唐王朝窮兵黷武的罪惡要到何時才能結束?
車隆隆,戰馬嘶鳴,一隊隊被抓來的窮苦百姓,換上了戎裝,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開往前線。征夫的爺孃妻子亂紛紛地在隊伍中尋找、呼喊自己的親人,扯著親人的衣衫,捶胸頓足,邊叮嚀邊呼號。車馬揚起的灰塵,遮天蔽日,連咸陽西北橫跨渭水的大橋都被遮沒了。千萬人的哭聲匯成震天的巨響在雲際迴盪。
一個家庭支柱、主要勞動力被抓走了,剩下來的盡是些老弱婦幼,對一個家庭來說不啻是一個塌天大禍,怎麼不扶老攜幼,奔走相送呢?
親人被突然抓兵,又急促押送出徵,眷屬們追奔呼號,去作那一剎那的生死離別,是何等倉促,何等悲憤!送行者眼中盡是眷戀、悲愴、憤恨、絕望。
灰塵瀰漫,車馬人流,令人目眩;哭聲遍野,直衝雲天,震耳欲聾!成千上萬家庭妻離子散的悲劇,令人觸目驚心!
過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上面的悽慘場面,是詩人親眼所見;下面的悲切言辭,又是詩人親耳所聞。頻繁地徵兵,造成百姓妻離子散,萬民無辜犧牲,全國田畝荒蕪的根源。詩人寫到這裡,筆鋒陡轉,開拓出另一個驚心動魄的境界。詩人用“君不聞”三字領起,以談話的口氣提醒讀者,把視線從流血成海的邊庭轉移到廣闊的內地。詩中的“漢家”,也是影射唐朝。華山以東的原田沃野千村萬落,變得人煙蕭條,田園荒廢,荊棘橫生,滿目凋殘。詩人馳騁想象,從眼前的聞見,聯想到全國的景象,從一點推及到普遍,兩相輝映,不僅擴大了詩的表現容量,也加深了詩的表現深度。
統治者加給他們的精神桎梏,但是壓是壓不住的。敢怒而不敢言,征夫的苦衷和恐懼又有誰能體會?因為“未休關西卒”,大量的壯丁才被徵發。而“未休關西卒”的原因,正是由於“武皇開邊意未已”所造成。“租稅從何出?”又與前面的“千村萬落生荊杞”相呼應。這樣前後照應,層層推進,對社會現實的揭示越來越深刻。戍卒們沉痛哀怨的心情,傾吐苦衷的急切情態將統治者的窮兵黷武加給人民的雙重災難完全揭露出來。
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還能嫁給近鄰,男孩子只能喪命沙場。詩人發自肺腑的血淚控訴。重男輕女,是封建社會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但是由於連年戰爭,男子的大量死亡,在這一殘酷的社會條件下,人們卻一反常態,改變了這一社會心理。這個改變,反映出人們心靈上受到多麼嚴重的摧殘啊!
青海邊的古戰場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陰風慘慘,鬼哭悽悽。寂冷陰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慄。這些都是“開邊未已”所導致的惡果,那麼唐王朝窮兵黷武的罪惡要到何時才能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