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的讀音是 miǎn 。
沔
部 首 氵 筆 畫 7 五 行 水 五 筆 IGHN
1.沔水,水名,漢水的上游,在陝西,古代也指整個漢水。
2.姓。
詳細釋義
〈名〉
1.水名 。漢水上源,在陝西省西南部
2.古州名
3.西魏置,北周廢,故址在今湖北省漢川縣東南
4.隋置。故治即今湖北省沔陽縣
5.唐武德四年置,後廢。故治即今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及漢陽縣地
6.宋開禧三年平吳曦後置。故治在今陝西省略陽縣
7.縣名 。1964年改作勉縣,在陝西省
〈形〉
通“彌”。水流滿的樣子
沔彼流水,朝宗於海。——《詩·小雅·沔水》
又如:沔沔(水滿盪漾的樣子)
〈動〉
通“湎”。沉迷
流沔沉佚,遂往不返。——《史記·樂書》
擴充套件資料
相關詞彙
1、沔口 [ miǎn kǒu ]
漢沔本一水,漢入江處謂之沔口,即今湖北漢口,《通鑑注》今漢陽郡,即夏口也,所謂漢口也,庾仲雍曰,一曰沔口。
2、沔沔 [ miǎn miǎn ]
水滿盪漾貌。
周宣王 《石鼓文》二:“ 汧 殹沔沔。”《藝文類聚》卷三六引 晉 左九嬪 《巢父惠施贊》:“泱泱長流,沔沔清波。”
3、流沔 [ liú miǎn ]
流連沉溺。
《史記·樂書》:“陵遲以至六國,流沔沉佚,遂往不返,卒於喪身滅宗,並國於 秦 。” 清 方苞 《又書<樂書>序後》:“自 鄭 音之興,歷數百年,更三代,而時君世主,無不流沔於此。”
沔的讀音是 miǎn 。
沔
部 首 氵 筆 畫 7 五 行 水 五 筆 IGHN
1.沔水,水名,漢水的上游,在陝西,古代也指整個漢水。
2.姓。
詳細釋義
〈名〉
1.水名 。漢水上源,在陝西省西南部
2.古州名
3.西魏置,北周廢,故址在今湖北省漢川縣東南
4.隋置。故治即今湖北省沔陽縣
5.唐武德四年置,後廢。故治即今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及漢陽縣地
6.宋開禧三年平吳曦後置。故治在今陝西省略陽縣
7.縣名 。1964年改作勉縣,在陝西省
〈形〉
通“彌”。水流滿的樣子
沔彼流水,朝宗於海。——《詩·小雅·沔水》
又如:沔沔(水滿盪漾的樣子)
〈動〉
通“湎”。沉迷
流沔沉佚,遂往不返。——《史記·樂書》
擴充套件資料
相關詞彙
1、沔口 [ miǎn kǒu ]
漢沔本一水,漢入江處謂之沔口,即今湖北漢口,《通鑑注》今漢陽郡,即夏口也,所謂漢口也,庾仲雍曰,一曰沔口。
2、沔沔 [ miǎn miǎn ]
水滿盪漾貌。
周宣王 《石鼓文》二:“ 汧 殹沔沔。”《藝文類聚》卷三六引 晉 左九嬪 《巢父惠施贊》:“泱泱長流,沔沔清波。”
3、流沔 [ liú miǎn ]
流連沉溺。
《史記·樂書》:“陵遲以至六國,流沔沉佚,遂往不返,卒於喪身滅宗,並國於 秦 。” 清 方苞 《又書<樂書>序後》:“自 鄭 音之興,歷數百年,更三代,而時君世主,無不流沔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