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汪叔華

    就像1949年以前家譜是繁體字,而以後因為新中國文字改革是簡體字一樣,所以現在用陽曆記載歿者的生卒年月也是公認的作法。

    而有的人習慣記農曆,也有的人習慣記公曆,調查時農曆可用中文字填寫,公曆則用阿拉伯數字填寫,也有前面直接綴加"農曆"和"公元"標識的,這樣公曆、農曆就區別清楚了。

    而我們習慣的身份證是以戶口簿為基礎制定的,每個人對應有全國唯一的公民號碼,包括戶籍所在地、出生年月日以及性別三個方面。當初建立戶口簿時,年齡較大的報的出生年月基本是農曆,對應身份證上的是農曆;以出生證報戶口的均是公曆,對應身份證上的是公曆;也有戶口在遷移過程中出生年月搞錯的情況,因此身份證上反應的既不是公曆,也不是農曆。所以出生日期強調以身份證和戶口簿為準就不能反映真實情況,而應強調以採訪者填報的出生日期為準才是正確的。

    調查表中既有出生年月日,又有生肖,便於甄別或判斷出生年月日是否填得正確,一般來說生肖都不會記錯。如出生年月日是1953年3月12日,生肖是馬,這種情況我們只認生肖,不認年份,世表中寫成1954年,因為1953年屬蛇。還有一種情況:出生年月是1955年1月15日,生肖是馬,那麼他填的是公曆而不是農曆,這種填法不會錯。

    調查表中既有死亡年月日,又有年齡,便於比較出生和死亡的年齡是否正確。如果相差一歲,可能算的虛齡和足齡的關係;如果相差很大,說明調查材料不正確,上門校對時需引起重視。

    還有一種生卒年是農曆陽曆同時上譜,卒年具體到時辰(陽曆則用分鐘)的記載,要予以提倡,是子孫孝道的表現。

  • 2 # 東港朝天闕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

    我們現在修的家譜是給誰看的?是給古人看的還是給我們以及我們的後代看的?

    答案自然是後者,是給我們以及留給我們的後世子孫們看的。

    既然是給我們以及我們的後世子孫們看的,那就應該按照我們現在的閱讀習慣來編撰。首先字型應該是簡體字,排版方面,應該是按照我們現在由左向右閱讀的方式,而不是以前從上向下,從右到左的閱讀方式來排版。至於生卒年方面,應該採用當時的紀年方式加公元紀年(如民國元年Ⅹ月初Ⅹ,公元1912年Ⅹ月Ⅹ日或清光緒二年Ⅹ月十X,公元1876年Ⅹ月X日)並存的方式。

    總而言之,編修家譜也應該與時俱進,而不是墨守成規。評判是否合適的唯一標準,就是是否符合我們當代人,以及我們後人的閱讀習慣。

  • 3 # 程榮林588

    關於各宗族家譜的撰篡問題,那要看歷代老譜的格式,式樣有多種。有歐式、蘇式、垂珠式、掛線式等等。對於年月日時當以甲子紀年式佐以公元紀年式綜合記載某個人的出生年月日時及卒年年月日時,這樣不論是何年代一看一目瞭然了:年代、年齡、生、卒年月日時一應俱全,推算方便。對於朝代紀年,也要附註。例如:舊時的帝王年號(宣統)、民國等,1949年新中國建國後紀年當用共和,從而區分不同年代的國家稱謂,其他的撰寫譜牒的人都有一定的修譜常識不必多言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數控加工中心的切削轉速和進給速度怎麼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