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袁載譽

    1961年5月31日,南非藉著全球殖民地獨立的大浪潮,正式宣佈自英聯邦退出, 建立完全獨立主權的南非共和國,然而國家的獨立並未給佔南非絕大多數人口的黑人帶來“幸福”。

    南非白人依靠自己在經濟、文化、軍事、政治等領域的絕對壟斷,對黑人執行了殘酷的“種族隔離”政策,黑人依舊是為南非社會最底層的“奴隸”性質族群。

    直到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在1994年出任總統,在同胞們的歡呼聲中,曼德拉積極的廢除“種族隔離”政策,並在1996修改憲法來確保南非是一個種族平等的國家。

    然而雖然南非黑人透過人口優勢獲得了政治權利,並有了屬於自己的“高官”,但是由於經濟、文化等領域依舊是南非白人佔主導,絕大數黑人的生存狀態僅是得到了改善,所以黑人對白人依舊有著諸多怨言。

    與此同時白人也不甘心自己失去在政治上的“特權”,時不時就對黑人各種冷嘲熱諷。因而南非黑人和白人經常出現群體性種族事件,爭吵、鬥毆連綿不斷。

    對此不少朋友提出,面對矛盾重重的“白黑矛盾”,南非當年咋不學印巴分治,既然湊到一起要爭吵,那何不各自過自己的日子,依照20世紀中期南非準發達國家的國力,“蛻變”出一個非洲超級強國並非不可能。

    而從歷史事實來看,當年的南非白人並非不是不想這麼幹,是由於過於“貪婪”致使計劃失敗了。早在南非歸屬於英聯邦的1951年,南非自治政府就制定出了一套名為“班圖斯坦”的制度跟黑人進行政治分離。

    根據“班圖斯坦”制度的要求,南非政府計劃將12.7%的國土給予黑人部落,要求他們建立相對獨立於南非政府的“班圖斯坦”自治政府,並且在1970年強行要求每個南非黑人必須從屬於一個“班圖斯坦”。

    1976年特蘭斯凱、1977年博普塔茨瓦納、1979年文達、1981年西斯凱,迫於國際社會的壓力南非獨立出了4個“班圖斯坦”國家,並強調此後還會陸續將境內所有“班圖斯坦”獨立。

    但由於這些所謂的“班圖斯坦”國家在政治、軍事、司法、外交上依舊是受南非節制,甚至就連最高領導人都是南非指定,因而國際社會中大多數國家都沒有承認它們。

    與此由於南非白人劃分出去的12.7%國土,幾乎完全是貧瘠之地,根本沒有能力養活境內的黑人,相關媒體保守估計僅能養活4分1的人口。

    因而絕大多數黑人為了能夠生存,依舊選擇在南非打工掙錢,而由於1970年強迫黑人歸屬一個“班圖斯坦”的法令,這些來南非打工的黑人,往往就失去了在南非的“公民權”,在南非的法律中他們是外華人。

    如此一來南非白人用偷樑換柱的方式,即交代了尊重黑人獨立的權益,又獲得了更多的廉價勞動力。但黑人們又不是真的全是傻子,他們掀起了此起披伏的反抗,直到1994年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登上總統之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紫禁城什麼時間出現了第一塊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