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11392884898

    做麵包,首先要嚴格按照推薦的配方和製作工藝來操作,之後再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改進,特別是水的量需要仔細調節,不要一次都倒下去,慢慢加入,小心調節。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無論是不是有精確份量的水,由於環境條件的不同或是原料的性質差異,比如說同一袋麵粉也可能會在氣候潮溼的天氣吸潮,而造成吃水性下降,邊攪拌邊加水使得混合均勻,而且和麵團的時候會有一個稱為“還魂水”的行業術語,就是先將麵糰和的稍硬一點,然後再加入少量的水,這樣麵糰更光滑,更有韌性,色澤也好些。 然後,最主要的關鍵是麵粉並非單一物質,麵粉的主要成分是澱粉、脂肪、蛋白質、礦物質(過去叫灰分)等組成,只有蛋白質在吸水膨脹後會形成麵筋質,但是澱粉的比例(85%)遠遠大於蛋白質(12%~14%左右),吸水性也比蛋白質強,只是吸水後是糊化狀態的。如果水是一次性倒入的,即便水量是正好的,但是聚集在一處的水將麵粉分離了,澱粉優先吸收了水並膨脹糊化,所以麵糰是又黏又溼的,而蛋白質實際上是缺水狀態,麵筋網路的形成和擴充套件就會有問題了。做麵包,和麵時有一個基本的常識,就是:如果發覺太乾,可以再加液體(水、奶等),要是太溼卻不能再加乾粉,特別是攪拌時間較長,麵筋初步形成,黃油已經加入的情況下,再加乾粉也於事無補,而且會攪拌不均勻,破壞麵筋,影響發酵,成品表面開裂,並帶有生粉,內瓤粗糙乾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審計報告有幾種型別?發表不同的意見分別需滿足什麼條件!如何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