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隋遇哦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

    分別對應

    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

    萬元角分寫法沒有特殊的。

    例如:10879.5元,寫為壹萬零捌佰柒拾玖元伍角整;10879.52元,寫為壹萬零捌佰柒拾玖元伍角貳分。

    擴充套件資料:

    大寫數字是中國特有的數字書寫方式,利用與數字同音的漢字取代數字,以防止數目被塗改。 據考證,大寫數字最早是由武則天發明,後經朱元璋改進完善。

    大寫數字的使用始於明朝。朱元璋因為當時的一件重大貪汙案“郭桓案”而釋出法令,其中明確要求記賬的數字必須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為“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複雜的漢字,用以增加塗改帳冊的難度。後來“陌”和“阡”被改寫成“佰、仟”,並一直使用至今。

    大明政權建立之初規定:每年全國各布政使司、府、州、縣,都要派計吏到戶部呈報地方財政的收支賬目及錢糧數。各級政府之間及與戶部之間的數字,必須完全相符。稍有差錯,即被退回重報。由於地方與京城相距遙遠,為節省時間,免去路途奔波之苦,各地便帶上了蓋有官印的空白賬冊。如被退回,則隨時填寫更正。又因為空白賬冊上蓋有騎縫印,不能做別的用途,戶部也就沒有干預。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三月,戶部侍郎郭桓特大貪汙案東窗事生,震驚全國。郭桓勾結刑、禮、兵、工等六部小官員及各省官僚、地主,貪汙稅糧及魚鹽等,折米二千四百餘萬石。這差不多和全國秋糧實徵的總數持平!除此之外,還侵吞大量寶鈔金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臘八節喝臘八粥有什麼寓意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