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標準的極簡主義電影。一個主要演員,一個太空大場景,加上時有時無的畫外音,就是一部電影。大部分時間,銀幕被黑、藍、白這三種顏色充斥著,穿著白衣的宇航員遨遊在浩瀚的黑色太空中,偶爾掠過的地球遠景,像是一顆藍色的糖豆。
這也是一部包含著充沛情感的電影,這種情感得益於阿方索·卡隆的執導和桑德拉·布洛克的表演,還有配樂、攝影等技術的極致發揮。《地心引力》幾乎沒有什麼情節,就是一場簡單的“太空歷險記”,但隨著菜鳥瑞恩的成功著陸,一種對地球母性依賴的情懷出現,簡直讓所有人摸著胸口暗暗感嘆:能感受到地心引力的生活真好!
此外,這部電影還洋溢著美華人的孤膽英雄主義情懷。一個平凡的女宇航員,算不上優秀,甚至算不上勇敢,但就是她,憑著一根安全帶,抱著一個滅火器,先後藉助俄羅斯和中國的空間站,最後穿過大氣層,安然無恙地徜徉在地球的河流中。這是怎樣自戀的雄心壯志,又是怎樣耀眼的英雄情懷啊!
除了個人孤膽英雄主義,阿方索·卡隆還在電影中塑造了另一種美國式偉大形象——喬治·克魯尼飾演的空間站站長。他幾乎是完美的化身——在第一次空間站受到撞擊後,孤身去救瑞恩,這體現的是責任感;靠著一根安全帶和半箱油料,硬是拉著瑞恩找到俄羅斯空間站,這體現的是正義感;後來,他犧牲自己,把生的機會留給瑞恩,這是犧牲精神。對於這個角色,除了完美,實在找不出其他詞語來形容。
阿方索·卡隆向來擅長長鏡頭,片中有一個長鏡頭讓人記憶深刻:遠景鏡頭中,桑德拉·布洛克在黑暗無盡的太空中不停地翻轉,鏡頭逐漸拉近,從全景到中景,再到近景,直到特寫桑德拉·布洛克的面部,然後視點“穿過”她的太空服面罩,貼近她的面板,捕捉她的急促呼吸和恐懼眼神,最後鏡頭轉出,再到浩瀚宇宙。這組長鏡頭的處理,讓人透過桑德拉·布洛克的視角感受太空的震懾,同時也經歷了角色的恐懼和絕望。
這是一部標準的極簡主義電影。一個主要演員,一個太空大場景,加上時有時無的畫外音,就是一部電影。大部分時間,銀幕被黑、藍、白這三種顏色充斥著,穿著白衣的宇航員遨遊在浩瀚的黑色太空中,偶爾掠過的地球遠景,像是一顆藍色的糖豆。
這也是一部包含著充沛情感的電影,這種情感得益於阿方索·卡隆的執導和桑德拉·布洛克的表演,還有配樂、攝影等技術的極致發揮。《地心引力》幾乎沒有什麼情節,就是一場簡單的“太空歷險記”,但隨著菜鳥瑞恩的成功著陸,一種對地球母性依賴的情懷出現,簡直讓所有人摸著胸口暗暗感嘆:能感受到地心引力的生活真好!
此外,這部電影還洋溢著美華人的孤膽英雄主義情懷。一個平凡的女宇航員,算不上優秀,甚至算不上勇敢,但就是她,憑著一根安全帶,抱著一個滅火器,先後藉助俄羅斯和中國的空間站,最後穿過大氣層,安然無恙地徜徉在地球的河流中。這是怎樣自戀的雄心壯志,又是怎樣耀眼的英雄情懷啊!
除了個人孤膽英雄主義,阿方索·卡隆還在電影中塑造了另一種美國式偉大形象——喬治·克魯尼飾演的空間站站長。他幾乎是完美的化身——在第一次空間站受到撞擊後,孤身去救瑞恩,這體現的是責任感;靠著一根安全帶和半箱油料,硬是拉著瑞恩找到俄羅斯空間站,這體現的是正義感;後來,他犧牲自己,把生的機會留給瑞恩,這是犧牲精神。對於這個角色,除了完美,實在找不出其他詞語來形容。
阿方索·卡隆向來擅長長鏡頭,片中有一個長鏡頭讓人記憶深刻:遠景鏡頭中,桑德拉·布洛克在黑暗無盡的太空中不停地翻轉,鏡頭逐漸拉近,從全景到中景,再到近景,直到特寫桑德拉·布洛克的面部,然後視點“穿過”她的太空服面罩,貼近她的面板,捕捉她的急促呼吸和恐懼眼神,最後鏡頭轉出,再到浩瀚宇宙。這組長鏡頭的處理,讓人透過桑德拉·布洛克的視角感受太空的震懾,同時也經歷了角色的恐懼和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