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範閒不是我

    沒有錯

      問:郁達夫在《故都的秋》中說:“"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啦!"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唸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這裡“唸錯的歧韻”是不是以南方方言為本位了?

      上外嘉定外國語實驗高中王澤清

      答:郁達夫在《故都的秋》中提到北方人說“一層秋雨一層涼啦”,他認為“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層字”。文中的這段話一直讓眾多讀者疑惑,到底是北方人讀錯了,還是郁達夫聽錯了。由於郁達夫是浙江富陽人(富陽方言屬於吳方言太湖片中的臨紹小片),他所謂“唸錯的歧韻”有可能是以南方方言為本位的判斷,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王澤清老師的觀點是有一定道理的。

      首先看一下“陣”和“層”在中古的音韻地位,“陣”是澄母真韻開口三等去聲字,現代的北京音是zhèn,“層”是從母登韻開口一等平聲字,現代的北京音是céng,兩個字的聲母、韻尾和聲調都不同。但是為什麼這兩個字的發音在第一語言是吳方言的郁達夫聽起來很相似呢?原因大致有四點:

      第一,從聲母來看,“陣”的聲母在北京話裡讀舌尖後不送氣清塞擦音[t?拶],“層”的聲母在富陽方言裡是舌尖前濁擦音[z],這兩個子音對於第一語言是吳方言的人來說,聽感上比較接近。理由有二,首先是吳方言區的人總是傾向於把北方方言中的舌尖後音(捲舌音)範疇化為舌尖前音(平舌音),所以雖然平捲舌音差異較大,但是在第一語言是吳方言的人聽來,二者的區別不大,在這種範疇化的作用下,[t?拶]被認定為[ts]或者[dz];其次,[ts]或者[dz]跟[z]在聽感上比較接近,把[ts]或者[dz]聽作[z]是有可能的。綜合作用之下,[t?拶]被聽作是[z]成為可能。

      第二,從韻腹來看,“陣”的韻腹在北京話裡讀[?藜],“層”的韻腹在富陽方言中也讀[?藜],二者相同。

      第三,從韻尾來看,第一語言是吳方言的人對北方方言中的前後鼻音韻尾不敏感,故而“陣”和“層”的韻尾的差異也被消解了。

      第四,從聲調來看,“陣”在現代的北京音裡讀去聲調,調值是51,是個高降調。不過,由於在語流中北京話“一陣秋雨一陣涼啦”中“一陣”的連讀變調接近於“陽平+輕聲”的格式,結果是“一陣”這個組合的實際調值是35+3,“陣”的調值不高。而富陽方言中“層”的調值是13,也是個低調。這樣一來,北京話“一陣秋雨一陣涼啦”中“陣”的調值就接近於富陽方言“層”的調值了。

      綜上所述,對於第一語言是吳方言的人來說,在語流中,北京話“一陣秋雨一陣涼啦”中的“陣”聽起來好像是“層”,因此郁達夫所謂“唸錯的歧韻”很可能是一種以南方方言為本位的說法。當然,《故都的秋》作為文學作品,需要藝術感染力,因此不排除郁達夫為了實現某種藝術效果,而特地強調“陣”唸錯為“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門子440變頻器怎樣實現兩路模擬量控制變頻器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