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334726710182

    筆順的基本規律自然是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橫後豎,先外後內等

    大多數字的筆順問題都符合自然書寫習慣,即使有一些筆畫的書寫順序也沒有一定之規,甚至書家也各不相同。比如“有”“右”這兩個字,許多人是遵循先橫後撇來寫上半部分的,似乎小學課本里也是這樣規定的筆順,但如果我們臨帖,會發現,古帖中這兩個字的上半部分的書寫順序常常是先撇後橫(這可以從牽絲的連帶方向看出來),尤其行草書中,這兩個字是必須按照先撇後橫的順序寫的。楷書中順序不固定,但就我個人的書寫經驗而言,先橫後撇的順序開始很難把字形寫美觀,先撇後橫則較容易寫美觀。再比如“隹”這個偏旁,清以前的貼通常都是右邊四橫連寫,最後用一豎貫通,清末後的許多書家則常常是先寫一橫然後一豎再寫其它三橫,這樣寫法最後一橫可以順勢回彎續寫下一字。所以說,筆順有基本規則,但也不是一成不變。大抵以順手方便且容易形成美觀字形為原則,在不違背這個基本原則的前提下,不同的人會有自己特定的習慣。

    另一方面,筆順的形成和書寫方式有關係,古代書寫方式是豎排自右向左,自然筆順下起筆收筆都適應了這種書寫習慣,這對於現今橫排自左及右的書寫方式而言會有一些衝突,這一點對於各個字相對獨立的楷書表現不明顯,而對於行草書就會比較彆扭。最後簡化字的筆順,有一些是人為規定,不一定適合自然書寫習慣,在書寫過程中根據自己的習慣加以變通也很正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世界上有哪些名勝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