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進一步統一嶺南,派大軍南征。但湖南和廣西交界處的道路崎嶇,湘江和灕江又互不相連,這給行軍運糧帶來極大的不便。為了解決運輸問題,秦始皇命令史祿在湘江上源和灕江上源之間修築一條運河,這就是靈渠。
靈渠也稱“湘桂運河”,又因在廣西興安縣境內而稱興安運河。靈渠分南北兩渠,南渠注灕水,北渠注湘水,南渠佔水量十分之三,北渠佔水量十分之七,故有“三分灕水七分湘”之說。靈渠由於設計巧妙,一年四季均可通航。
靈渠聯結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對發展南北路交通、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當然,今天靈渠的主要功能已轉為農田灌溉。
鏵堤為靈渠的樞紐工程,是在湘江內修建的一座滾水低壩,有大小天平石堤與其相連,形成“人”字形。北面為大天平,長約360米、寬約10米。南面為小天平,長約120米寬約4.5米。石堤頂部用青石平砌,石與石之間開斧形槽口,用鐵碼子扣緊。石堤外部呈斜坡形(即滾水部分),用長片石鱗次嵌砌,通稱“魚鱗石”。大小天平分別與南北渠岸相連,起著蓄水排洪的作用。
鏵堤前銳後鈍,四周用大型條石砌成,長52.6米,下部最寬處為22.8米,形似犁鏵,劈水分流,將湘水引進靈渠,稱水高下,恰如其分,起著平衡水量和向南北進水口導航的作用,三分入南渠進灕江,七分入北渠導歸湘江,以利舟楫航運、水利灌溉。
南渠長30公里,是引湘入漓的主要渠道。北渠是條引航渠道,長4公里,只有南渠長度的1/8,由於距離短,水位落差大,流速快,施工時就將其設計呈“S”形,讓渠水迂迴曲折流入湘江,延長流程一倍,減小落差約一倍,以使水流平緩,讓往來湘江、灕江的船隻順利通航。為確保渠道的安全,秦人又在南北二渠上又修建了溢洪堰。水大時,渠水可漫過石堤經斜坡而下,流進不遠處的湘江故道;水小時,巨石就成了護水石堤。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進一步統一嶺南,派大軍南征。但湖南和廣西交界處的道路崎嶇,湘江和灕江又互不相連,這給行軍運糧帶來極大的不便。為了解決運輸問題,秦始皇命令史祿在湘江上源和灕江上源之間修築一條運河,這就是靈渠。
靈渠也稱“湘桂運河”,又因在廣西興安縣境內而稱興安運河。靈渠分南北兩渠,南渠注灕水,北渠注湘水,南渠佔水量十分之三,北渠佔水量十分之七,故有“三分灕水七分湘”之說。靈渠由於設計巧妙,一年四季均可通航。
靈渠聯結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對發展南北路交通、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當然,今天靈渠的主要功能已轉為農田灌溉。
鏵堤為靈渠的樞紐工程,是在湘江內修建的一座滾水低壩,有大小天平石堤與其相連,形成“人”字形。北面為大天平,長約360米、寬約10米。南面為小天平,長約120米寬約4.5米。石堤頂部用青石平砌,石與石之間開斧形槽口,用鐵碼子扣緊。石堤外部呈斜坡形(即滾水部分),用長片石鱗次嵌砌,通稱“魚鱗石”。大小天平分別與南北渠岸相連,起著蓄水排洪的作用。
鏵堤前銳後鈍,四周用大型條石砌成,長52.6米,下部最寬處為22.8米,形似犁鏵,劈水分流,將湘水引進靈渠,稱水高下,恰如其分,起著平衡水量和向南北進水口導航的作用,三分入南渠進灕江,七分入北渠導歸湘江,以利舟楫航運、水利灌溉。
南渠長30公里,是引湘入漓的主要渠道。北渠是條引航渠道,長4公里,只有南渠長度的1/8,由於距離短,水位落差大,流速快,施工時就將其設計呈“S”形,讓渠水迂迴曲折流入湘江,延長流程一倍,減小落差約一倍,以使水流平緩,讓往來湘江、灕江的船隻順利通航。為確保渠道的安全,秦人又在南北二渠上又修建了溢洪堰。水大時,渠水可漫過石堤經斜坡而下,流進不遠處的湘江故道;水小時,巨石就成了護水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