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你在生物課上一定聽過DNA這個詞。DNA可以說是生命的藍圖。一個人要長几條胳膊幾條腿,眼睛鼻子都要長在哪裡,所有這些資訊,都記錄在DNA裡面。

    DNA雙螺旋結構不過一開始,大家都覺得DNA看起來就是一根長長的繩子。直到很久以後,才有幾個科學家發現,DNA雖然看起來是一根繩子,但它其實是由兩根繩子環繞盤旋而成的,這種結構叫做雙螺旋。

    而繩子上的每一小段,都掛著一個特殊的小分子,小分子的排列順序儲存了重要的生命資訊。

    發現了這件事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獎。最終獲獎的有三個,他們是沃森、克里克和威爾金斯。但實際上,除了他們三個,還有第四個人,也做出了特別重要的貢獻,可她卻沒有獲獎。

    這個人叫羅莎琳·富蘭克林,是個女科學家,明天正好是她的100歲誕辰。她做出了怎樣的貢獻呢?為什麼沒有獲獎呢?

    富蘭克林的專長,叫做X射線晶體學。這門學科很難,但是有了它,就算看不見摸不著的分子,我們也能知道長成什麼樣。

    這個本領,正好適合研究DNA。富蘭克林做出了很多出色的資料,憑著這些資料,就足以判斷出DNA的雙螺旋結構了。

    但是,接下來發生了一系列複雜的事,我慢慢跟你說。

    首先,富蘭克林比較謹慎,不想輕易下結論。所以,她很長時間裡,都沒有明確地說,這些資料意味著雙螺旋。

    而當時,她正打算搬到另外一個學校繼續研究。老闆和同事都覺得,反正她要走了嘛,就沒有徵得她同意,把她的資料拿給了其他人看。

    但沃森和克里克這兩個人,正好也在研究DNA,也開始猜測DNA是雙螺旋結構,富蘭克林的資料正好證明了這一點。

    沃森

    克里克©Marc Lieberman

    他們提交論文的時間雖然比富蘭克林晚,但是他們提交的雜誌審稿快,結果發表時間更早。

    而且,他倆的論文只在腳註裡稍微提了一句,說富蘭克林有一點點貢獻,完全沒有說她的資料有多重要。

    結果最後,就是沃森和克里克先把DNA的雙螺旋結構告訴了全世界,這兩個人也出了名,這對富蘭克林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本來呢,富蘭克林後來又做出了很多出色的研究,但是很不幸,她患上了嚴重的疾病,年紀輕輕就去世了。

    所以,等到全世界都承認了DNA結構的重要性,要頒發諾貝爾獎的時候,富蘭克林已經死了。而沃森和克里克拿了諾貝爾獎,變得更有名了。

    又過了很多年,富蘭克林的另一個同事,因為晶體學的成就獲得了諾貝爾獎。而這個領域是富蘭克林開拓的,他本人也是富蘭克林帶進門的。所以,要是富蘭克林還活著的話,這個獎也應該有她的份。

    但是,很可惜,一個本來有可能獲得兩個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因為種種原因,一個都沒拿到。

    好在,後來的人並沒有忘記她,以她的名字命名了很多科學獎項,還命名了一顆小行星。明天就是她的100歲誕辰,我們也趁這個機會,懷念一下她的貢獻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燃氣鍋爐點不著火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