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雪寒

    白水縣,位於陝北高原南緣與關中平原交接處,因流經境內的一條有白色石頭襯底的河水而得名。是史姓的始祖倉頡出生的地方,也是他安葬的地方。如今在白水縣東北35公里的史官鄉,還有後人為紀念他而建的倉頡廟。

    尋根溯源

    1、據《路史》所載,倉頡為黃帝時史官,其後人便以官為氏。

    2、據《通志•氏族略》所載,西周初年有太史(古代負責記錄太子言行和重要史事、管理中典籍的史官)史佚,其後人有以官為氏者。

    3、隋唐時,西域康國支庶有史國,為“昭武諸國”之一,史國有入居中原者,遂以國名為氏。

    4、據《通志•氏族略》所載,唐代有突厥族阿史那氏,改姓史。

    5、少數民族史姓。土族史卜氏,漢姓為史。另滿、蒙、白等族均有史姓。

    得姓始祖:

    倉頡。相傳倉頡是黃帝時的史官,人稱史皇氏。他生有四隻眼,善於觀察,見人們用結繩記事相當繁瑣,便發明了文字,在其創制出文字的當夜,鬼神都為之哭泣。因倉頡造字有功,其後代便以其官職為氏,稱史姓,倉頡自然成為史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遷:

    傳說倉頡為陝西陳倉人,一說河南人,故此二地可能為史姓最早發祥地。東周列國時,各國均有史官,以官為氏者眾多。如晉有太史史墨、史蘇,衛有史朝,秦有史顆均屬此種情況。西漢時,史姓有外戚發展成名門望族,從魯國史恭的妹妹史良娣(漢武帝衛太子妃妾)開始,直至史恭之子史高,史高次子史丹,世代為當朝要官。

    另此期,南方廣西、廣東已有史姓。東漢時,又有史姓入居四川,漢至魏晉南北朝時,形成了史姓歷史上六大郡望,其四為史丹之後,西晉永嘉之亂時,史丹後人史苞避亂至河西建康(今甘肅高臺縣),後發展成建康望族;史丹重孫崇,東漢封溧陽縣(今屬江蘇)侯,遂舉家從陝西長安縣徙溧陽,後發展成宣城望族;史丹後人史節為唐禮部侍郎,遷高密(今屬山東,後發展成高密望族;史丹孫史王廣,居長安,後發展成為京兆望族。

    另有陳留郡,系東漢京兆尹,陳留考城(今屬河南)人史敞一族所在;河南郡,系東漢河南人史晨一族所在。隋唐時期,有西域史華人入居中原,以史為氏。又有突厥阿史那氏改姓史。這兩股新鮮血液的注入,壯大了史姓家族,加速了史姓繁衍。

    宋元時,北方戰事頻繁,史姓攜家大舉南遷,明代史姓作為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分遷於河南、山東、陝西、安徽、湖北各地。清代以後,史姓有遷往海外、僑居新加坡等國家者。今日史姓尤以湖南、山東多此姓,兩省史姓約佔全國漢族史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0MM是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