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276827125056

    相機的祖宗是一個盒子,一端是鏡頭板,一端是毛玻璃,透過觀察毛玻璃上的成像完成對焦。

    SLR TLR RF都是從這個大盒子發展出來方便攜帶的。

    為了完成取景和對焦,RF做了一個旁軸取景窗,加了一個耦合Range finder,測距儀的旁端像用黃斑透鏡區分,然後根據距離做上下矯正。缺點是135以上長焦很痛苦,view finder的框線很小很小,成本上較為低端的型號沒有距離矯正,近攝能力堪憂。優點是主光路不受任何影響,跟祖宗一模一樣,快門繼承下來鏡間快門,安靜平穩全速同步。以及焦平面快門,除了M3這種布簾不帶鏡頭蓋會燒快門,快門速度能做到2000,可以使用高感光的彩卷。這是最有樂趣的一種相機。

    TLR直接並聯了兩個祖宗,鏡頭聯動,一個用來在膠片上成像,一個用來在對焦屏上成像,還是那個問題,旁軸對焦,低端的沒有距離補償,contaflex又實在他喵的太貴了。但是總的來說,這是膠片時代最棒的結構形式。

    SLR結構本身屬於點偏了科技樹,為了實現所見所得,在主光路上動了手腳,RF和TLR都是依賴機械加工精度來確保耦合精度,SLR選擇了真正的所見所得。SLR真正的起點是RF,最早的SLR是在RF的主光路上加了反光鏡來給view finder個主光路做耦合。比方說如果你有retina flex,你還能在它身上還能看到retina iiis的影子。但問題就出在這個鏡子上,早期使用compur快門的SLR,快門需要跟這個鏡子的升降耦合在一起,機械結構最為複雜;後面SLR只留下了焦平面快門這一支,鏡片升降只需要跟快門聯動。但是,那個震動,那個巨大的噪音,以及雞肋焦平面快門,讓SLR成為手感最差的形式。

    但是SLR方便啊,不用你上弦的時候一通心算,也不許要你半年八個月就得把寶貝相機拆開保養快門校準對焦。更沒有TLR讓人打擾了的價格。最後這個鬼玩意竟然成了專業相機的代名詞。

    我一向鄙視單反,單反垃圾。那個吭哧一聲升起反光鏡的震動彷彿你飆秋名山的時候檔沒掛進去打了波箱一樣,真心受不了。拍照是記錄一個瞬間或者一種感覺,我希望按下快門的時候是平順的安靜的。

    數碼時代的到了,為還原祖宗相機的結構提供了最好的基礎,理論上,無反數碼相機,是最完美的形式,感光器件的技術發展,讓這個完美越來越接近現實。SLR那一套附加的機構早就應該沒什麼用武之地了。

    無反數碼相機取代單反數碼相機是大勢所趨,或者說數碼單反本來就是該被唾棄的,這種趨勢是廠商的商業利益壁壘無法阻擋的。

    最後,享受拍照過程的同學請跟我一起高呼,單反垃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念奶奶的詩或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