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iandirenisAmituofo
-
2 # 漁耕樵讀
酒色財最早出現在《後漢書·楊秉傳》中,楊秉曾經說:“我有三不惑,酒色財也!”。酒能醉人,色能迷人,財能驕人,氣能傷人。人最容易為這四種東西喪失理智,造成很嚴重的後果,所以經常放在一起用。
宋朝的時候還有一則有趣的故事。蘇東坡去相國寺看望好友佛印和尚,不巧和尚不在。但是蘇東坡在牆上看到一首佛印題的一首詩。
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面藏。
誰能跳出圈外頭,不活百歲也壽長。
蘇東坡覺得非常有哲理,但又覺得人若都四大皆空,那不也是了無生趣。蘇學士本就是豁達之人,心胸開闊。當即題了一首詩相和。
飲酒不醉是英毫,戀色不迷最為高。
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
這已經昇華了主旨,佛印是禁慾,而蘇東坡則是節慾。承認慾望的客觀存在性,有節制地釋放出來。
蘇東坡寫完,滿意的離開了。過幾天宋神宗在王安石的陪同下逛相國寺,看到了也頗覺有趣。就問王安石可有興趣相和一首。王安石揮手而就。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
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
王安石的更為高明,不但承認慾望的存在,而且能因勢利導,把壞處轉化為好處。
宋神宗也和了一首。
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綱常。
財足糧豐家國盛,氣凝太極定陰陽。
宋神宗畢竟是天子,從帝王的角度看這四種慾望恰恰是維護社會綱常的良藥。
-
3 # 清風朗月zgh
古人說得甚是分明:“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看來四字有害,不如一筆勾銷;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世路難行,無氣倒被人欺,看來四字有用,勸君量體裁衣。”
“酒、色、財、氣”此四者,惹禍之根源也。酒後,會興奮,易亂性;貪色,耗元氣,傷身體;財多,招小偷,引強盜;氣大,好動怒,失理智。四者皆有可能招惹禍事,甚至為此喪失性命。
今天看來,這些說法也不過時,仍需要引以為戒。當然,古人也是講辯證法的,“勸君量體裁衣”,莫走極端,適可而止。
回覆列表
中華文明有五千年之久。上追三皇五帝,經夏商周三代,穿秦漢至今。夏人質樸,商人迷信鬼神,周人敬德保民,實行禮樂文明制度,秦時依法治國,將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等品德用法律規範起來。漢初實行黃老道家政治,休養生息,無為而治。自漢武帝獨尊儒術,抑黜百家以來,以儒術治國,強調五經學習,仁義禮智信等道德觀。加上嚴厲的社會法律制度,如連坐法,株連三族法,因此,總的來說,除了亂世,昇平世和太平世的時候社會秩序比較穩定。婦女又都是主內,窩在家裡,這樣,對於男人男性的教誨就比較重要了。那麼,男性有些一些這個性別的人共有的缺點,這就是酒色財氣。
酒大傷身。但過去的人大多又好喝酒。酗酒醉酒就容易出亂子。
色字頭上一把刀。英雄難過美人關。
財大氣粗。容易惹是生非。招惹禍端。
氣大傷身。肝火太旺也容易招惹禍端。
因此,就會連在一起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