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豬小P數碼空間

    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1945-1956)這一階段計算機的主要特徵是採用電子管元件作基本器件,用光屏管或汞延時電路作儲存器輸入域輸出主要採用穿孔卡片或紙帶,體積大、耗電量大、速度慢、儲存容量小、可靠性差、維護困難且價格昂貴。在軟體上,通常使用機器語言或者組合語言;來編寫應用程式,因此這一時代的計算機主要用於科學計算。

    第二代電晶體計算機(1956-1963)電晶體計算機(1958-1964)20世紀50年代中期,電晶體的出現使計算機生產技術得到了根本性的發展,由電晶體代替電子管作為計算機的基礎器件,用磁芯或磁鼓作儲存器,在整體效能上,比第一代計算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程式語言也相應的出現了,如Fortran,Cobol,Algo160等計算機高階語言。電晶體計算機被用於科學計算的同時,也開始在資料處理、過程控制方面得到應用。

    第三代積體電路計算機(1964-1971)中小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1965-1971)20世紀60年代中期, 隨著半導體工藝的發展,成功製造了積體電路。中小規模積體電路成為計算機的主要部件,主儲存器也漸漸過渡到半導體儲存器,使計算機的體積更小,大大降低了計算機計算時的功耗,由於減少了焊點和接外掛,進一步提高了計算機的可靠性。在軟體方面,有了標準化的程式設計語言和人機會話式的Basic語言,其應用領域也進一步擴大。

    第四代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1971-2015)大規模和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1971-2015)隨著大規模積體電路的成功製作並用於計算機硬體生產過程,計算機的體積進一步縮小,效能進一步提高。整合更高的大容量半導體儲存器作為記憶體儲器,發展了並行技術和多機系統,出現了精簡指令集計算機(RISC),軟體系統工程化、理論化,程式設計自動化。微型計算機在社會上的應用範圍進一步擴大,幾乎所有領域都能看到計算機的“身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線測線器1-8燈知道什麼意思,G燈代表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