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徐堅《初學記》“江水對雷州之北側,有周瑜廟,以上舒州”。徐堅這裡是引用《水經注》裡的文章。 其他版本多作雷水。按文章的意思來看,應為雷水,不然講不通,“江水對雷州”,對是兩水相匯之思,不然直接講雷州北岸就可以了。所以,本處應為雷水。根據《通典》宿松有雷水,江水自鄂陵分為九派,會於此縣界洲(桑落洲)上。可以講周瑜廟在宿松,應該確鑿無疑。宋代樂史《寰宇記》中也引用了《水經注》這段話。只不過,他在後面加上注了“亦呼大雷神”其寫的是舒州望江。這裡他可能是把大雷廟當作了周瑜廟。他所考據的有一個失誤,就是以宋代的長江來吻合雷水,由於沒有考慮到長江南移這一現象,導致他錯誤的以為大雷廟就是周瑜廟。宋朝的長江已經在桑落洲之南了。而三國時期的長江在什麼地方呢?根據晉朝袁宏《東征賦》記載,“爾乃出桑落,會通川,背彭澤,面長泉”這裡的長泉就是指長江,因為賦文要押韻,所以改江為泉。而這個通川,就是雷水水系,“會”字說明桑落洲被雷水包圍,彭澤,就是今湖口一帶。我們可以發現,三國時期的長江在桑落洲北面。因為水的不確定性,導致歷史地理考據的失察,已不是一兩例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桑落洲基本上都在戰爭的焦點上。那我們只有將時間區域鎖定在210年到280年這個區間,因桑落洲是個小洲,修建紀念性質的建築沒有意義和價值,官方和民間都不可能在小洲上修建紀念性的廟宇,因為紀念性的廟宇都是修建在鬧市區。這樣就不難判斷周瑜廟的性質了,周瑜廟就是周瑜墓廟。 而據《陶侃傳》記載,“侃少時漁於雷澤”,以當時的交通工具,陶侃不可能跑到一百里外去打魚,這個雷澤應該在尋陽附近。說明周瑜家也在尋陽雷澤。這樣範圍就縮小了。而根據《周瑜傳》記載,討麻保二屯,還備宮亭。還備宮亭這點說明周瑜在鄱陽湖留守,三國志記載,赤壁大戰前,周瑜是從鄱陽湖趕回去的,說明這兩年,周瑜一直在鄱陽湖,那他家也在鄱陽湖附近。公元200年左右,古鄱陽湖不過鬆門山。今天的鄱陽湖是後來沉沒了梟陽縣和海昏縣才形成的。那時候星子和都昌中間還有一個梟陽縣。湖中自然不能屯兵留守,而唯一可以解釋的是,在湖附近的洲上屯兵。
唐代徐堅《初學記》“江水對雷州之北側,有周瑜廟,以上舒州”。徐堅這裡是引用《水經注》裡的文章。 其他版本多作雷水。按文章的意思來看,應為雷水,不然講不通,“江水對雷州”,對是兩水相匯之思,不然直接講雷州北岸就可以了。所以,本處應為雷水。根據《通典》宿松有雷水,江水自鄂陵分為九派,會於此縣界洲(桑落洲)上。可以講周瑜廟在宿松,應該確鑿無疑。宋代樂史《寰宇記》中也引用了《水經注》這段話。只不過,他在後面加上注了“亦呼大雷神”其寫的是舒州望江。這裡他可能是把大雷廟當作了周瑜廟。他所考據的有一個失誤,就是以宋代的長江來吻合雷水,由於沒有考慮到長江南移這一現象,導致他錯誤的以為大雷廟就是周瑜廟。宋朝的長江已經在桑落洲之南了。而三國時期的長江在什麼地方呢?根據晉朝袁宏《東征賦》記載,“爾乃出桑落,會通川,背彭澤,面長泉”這裡的長泉就是指長江,因為賦文要押韻,所以改江為泉。而這個通川,就是雷水水系,“會”字說明桑落洲被雷水包圍,彭澤,就是今湖口一帶。我們可以發現,三國時期的長江在桑落洲北面。因為水的不確定性,導致歷史地理考據的失察,已不是一兩例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桑落洲基本上都在戰爭的焦點上。那我們只有將時間區域鎖定在210年到280年這個區間,因桑落洲是個小洲,修建紀念性質的建築沒有意義和價值,官方和民間都不可能在小洲上修建紀念性的廟宇,因為紀念性的廟宇都是修建在鬧市區。這樣就不難判斷周瑜廟的性質了,周瑜廟就是周瑜墓廟。 而據《陶侃傳》記載,“侃少時漁於雷澤”,以當時的交通工具,陶侃不可能跑到一百里外去打魚,這個雷澤應該在尋陽附近。說明周瑜家也在尋陽雷澤。這樣範圍就縮小了。而根據《周瑜傳》記載,討麻保二屯,還備宮亭。還備宮亭這點說明周瑜在鄱陽湖留守,三國志記載,赤壁大戰前,周瑜是從鄱陽湖趕回去的,說明這兩年,周瑜一直在鄱陽湖,那他家也在鄱陽湖附近。公元200年左右,古鄱陽湖不過鬆門山。今天的鄱陽湖是後來沉沒了梟陽縣和海昏縣才形成的。那時候星子和都昌中間還有一個梟陽縣。湖中自然不能屯兵留守,而唯一可以解釋的是,在湖附近的洲上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