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初心不忘

    一切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心,即便是劉備也改變不了這個結果。

    一切的一切只因為他當上了漢中王,正確來說是得到了益州之後,心態就變化了。

    如果你一下子當上了能夠稱霸一方的地位,你能保證心態不變嗎?尤其是劉備這種前半生到處漂泊的人

  • 2 # 看不到井口的青蛙

    首先 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 本身含有誇大虛張的成分 不能客觀的展現還原真正的歷史人物

    其次 我們都知道鳳雛很早就死於落鳳坡 所以實際很長一段時間只有臥龍可用 再加上三國之中 能人異士眾多 是一個造就英雄的時代 個人的權謀可能還不足以抗衡於時代 再加上蜀國本身在軍事,外交 政治,經濟上的落後 外部原因加上自身原因才最終導致了司馬懿奪權

  • 3 # 乘四方

    任何事物都離不開自然法則,正所謂成事在天,謀事在人,縱觀人類發展,那個成就不是必然中的偶然。劉備能從一個販履的平常人,到能夠問鼎三足已屬人中之龍了。

    只有得天時、地利、人和才可得天下,當時三國時期,天時在曹魏這邊,中國的形式從來都是自北而南,並脅天子以令諸侯;而地利又在孫權那邊,中國南北分江而治,何況本來又是官二代;劉備只有人和,但佔據的面積不過是當時國土的六分之一,開發程度也不高,人口數量也不多,而且臥龍鳳雛在政治上或許建樹很高,但在軍事上並不算當時天下翹楚,所以劉備在得兩個的情況下都沒完成統一天下的夢想。

  • 4 # 老眼讀書

    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司馬微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臥龍鳳雛,得一者可安天下”,意思是說,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都是不世出的大人才,得到其中的一人便能平定天下。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劉備得了兩人,仍然沒能成就霸業,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非常大的遺憾。

    但是,漢末天下大亂,群雄逐鹿,而且,以中國之大,想要平定天下,又談何容易?

    第一,水鏡先生的話並沒有誇大其詞。諸葛亮、龐統確實是非常傑出的人才,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先說諸葛亮,他在出山之後,輔佐劉備,以著名的隆中對為戰略,取荊州,取西川,奪漢中,使劉備從寄人籬下、流落江湖到建立蜀漢,這絕非是一般人所能辦到的。而龐統因為相貌醜陋,在東吳未受重用,投奔劉備。起初劉備也不甚待見,委以縣令之職,龐統不理政務,待到張飛前去問罪時,於半天之內處理了堆積數年的政務。可見,龐統也非等閒之輩。後來,龐統又輔佐劉備,獻上取西川的三策,劉備採取其中策,勢如破竹,幾乎要攻取成都,不料鳳雛卻戰死沙場。但是,正是他的策略奠定了奪取西川的基礎。

    第二,雖然二人非常有才,但是有時有意外事件,並不單單取決於個人的智慧。比如說,刀槍無眼,在戰場上的意外誰也無法預測,像龐統的意外死亡,三國演義上說是他急於求成,貪功冒進,但實際上史書記載龐統是中流矢而亡,這就是無法預知的意外事件,即使他再有經天緯地之才,又能怎樣?又如,關羽大意失荊州,也是一個致命的意外事件。在此之前,劉備集團一直順風順水,但是丟掉荊州後,諸葛亮的全盤計劃都被打亂了,而且,蜀漢丟掉了一個戰略要地,丟掉了一個大的根據地,使得形勢急轉直下。

    第三,統一天下,成就霸業的影響因素很多,個人的智慧也受客觀因素的影響。關羽失荊州之後,蜀漢的力量受到了嚴重削弱,特別是劉備不聽勸告、伐吳失敗,更是雪上加霜,當時蜀漢的領土面積、人口數量和兵員都是三個國家中最少的,這是客觀的事實。特別是蜀漢只有人口九十多萬,還不足曹魏的一半,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無法統一天下,也是很正常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有一天,你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