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嘻哈不神經
-
2 # 使用者281352189
現在的天氣預報很準,不光是預測後面的天氣情況,就連什麼時候下雨什麼時候停止,也能測出來。
我自己也有親身的經歷,週末在外面玩,那天沒高興看天氣預報,準備回家的時候,到室外一看下雨了,一看完了沒帶傘,我開啟天氣預報,上面寫半小時後雨停止,結果真的,我半個小時後一看真的停了。還有其他的幾次經歷就不寫了。總之我感覺天氣預報很準。
-
3 # 自媒體豪哥V
從視覺傳達來看預計很準了,已經到小時了
但實際上呢?呵呵
並不是
都說天有不測風雲️
-
4 # 江蘇氣象愛好者
作為一名氣象愛好者,有必要科普一下天氣預報是怎麼來的。首先是需要超級計算機的資料支援,如歐洲的EC 美國的GFS 中國的Grapes等。預報猿根據這些資料進行人工分析和訂正。
預報員的存在的意義就是把這些超級計算機計算出來的資料進行訂正。
以目前的科學技術,可預報的時間大概在10天以內,比如今天14號,可以預報到23號的天氣。但是需要注意,預報的準確度和可信度都會隨著時間降低,天氣app所謂的30天甚至40天預報可信度極低,說不好聽的30天以後或者40天以後的天氣預報基本靠猜。。。(當然也可能有一些依據)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天氣預報是在不斷更新的,經常會發現昨天預報說16號有暴雨,那怎麼今天的預報說是16號只有小雨了?!(建立在靠譜的文字預報基礎之上,天氣app有時候經常會出bug)說明出現暴雨的可能性已經降低了。
所以作為公眾一定要關注最新的預報,那最新的預報是否是百分百準確的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敢保證自己的天氣預報是百分百準確的!不可能!比如一個地方森林著火了,肯定是會改變這個地方的天氣狀況,進而影響預報準確度。
特別是在夏季的那種局地暴雨或者是預報強對流天氣的落區,範圍實在太小了。就比如有一次夏天,那個下大雨的範圍可能就只有不到方圓2公里的範圍,兩公里範圍外滴雨未下,這讓人怎麼預報?
所以對於天氣預報的不確定性,作為氣象部門就要重視對天氣預報不確定性的科普!公眾也需要有對天氣預報的最基本的常識,比如雷達回波圖,可以說能看懂雷達回波圖的公眾比例不到1%(1%可能都不到)雷達回波圖就是對實況天氣的“掃描”,對未來1-2小時的天氣變化有重要指示作用!!!那怎麼讀懂雷達回波圖,歡迎檢視我前幾天的回答~
-
5 # 範李宇軒
他媽的一點都不準確!預計6月底7月初南京最低氣溫持續低於20℃,去年同期西安的氣溫同樣被這麼欺負!往年6月底7月初的時候西安南京雙城最低氣溫都應該在23~24℃左右了!
回覆列表
那就得看你是怎麼看了,非專業人士,只談談自己的感覺。
我感覺大方向上是準的,但是具體到各個地方就很難說了。而且我個人感覺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所在地方什麼時候下雨,什麼時候天晴的話,感覺還是要看自己地方臺的天氣預報,那樣的準確率應該會高一點的。像央視的天氣預報感覺一般都是大方向上的預測,而且它報的只有省份,感覺很難做到準確。
另外,我覺得有時候手機上自帶的天氣預報還是很準的,我每次看的時候,預測和現實天氣基本差不多。
對於這種這麼認真分析考慮最近天氣情況的做法,我也是真的是服氣的!
最後,現在網上什麼到處都可以檢視天氣預報,而且大地方小地方都挺全的,感覺是還是挺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