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113124080124

    不是老兵回家時心情反而不好,而是他心情就沒好過。

    此詩描寫的是士兵長期行軍在外、思念家鄉,以及年老之後回家途中的猶疑彷徨。

    鑑於題主只問為什麼回家的時候心情不好,我也就只回答這個問題。

    回家本來是非常開心的事情,幾十年都沒回過家,幾十年對家鄉日思夜想,好不容易回到家了,怎麼能不開心?但士兵年紀輕輕、正是韶華就被迫離開家鄉,等他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幾十年過去了。時光彈指一揮,自己老得軍隊都認為自己是一個廢物了,這才被遣送回家,這得過了多長時間。

    春秋初年,由於通訊不暢,生產力不發達,幾十年過去,家裡的環境也許沒什麼變化,但認識的人必然是物是人非。父母長輩都已經死光了,兒時的夥伴興許都認為自己打仗打死了,早就忘記了我這個人,更小的孩子當然根本都不認識自己,自己對於家鄉似乎就是一個外來者、局外人。

    這裡是士兵的家,明明自己生在這裡,長在這裡,然而這裡的一切卻與自己無關。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都知道這是千古名句,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為什麼寫得好,我也是想了好久才想明白:楊柳依依,風景無限美好,詩人卻要離開。要知道,在面臨長別的時候,家長的風景越是美好,詩人就會越加不捨,越加悲傷,心情就會越加沉重。而回家的時候,心情本是非常興奮、期待的,但氛圍卻如此蕭瑟蒼涼,詩人開開心心回家,但想到回家自己興許根本就沒著落,無疑是給開心的容顏上潑一盆冷水,這該是有多傷心?

    這一反一正,把詩人離開時的哀傷不捨,回家時的失落無奈,表現得特別充分、厚重,凝滯綿長。悲傷離開的時候春光明媚,興致沖沖回家的時候肅殺蒼涼,真是天意弄人啊!

    更讓人痛苦的是“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有個詞,叫做舉目無親。

    沒有長輩可依靠、沒有知心人可以訴說,沒有心上人在等待,沒有兒孫滿堂。

    世界之大,我一無所有,唯一牽腸掛肚的就是我的家鄉,好不容易回家,我才知道,這個自己日思夜想的地方,也是連一個說心裡話的人都沒有的地方,想把這種痛苦的心情宣洩出來的渠道都沒有,我想把自己這幾十年來勝利的自豪、痛苦的折磨、無數個在黑夜中思念家鄉的深切一一訴說,但沒有人可以說、也沒人理解。

    這裡的一切和我是如此的陌生,他們完全有可能把我當做一個入侵者、外來人一般看待。但如果不回到這裡,自己又能去哪裡呢?

    豈不淒涼?

    甚是淒涼!

    這首詩和“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還是有所區別的,因為宋之問是犯了事,有可能連累了家人。他回家的時候是在想,自己的罪行有沒有連累家人,他們有沒有因為自己而充軍、坐牢,自己回去會不會被鄉里人鄙視,所以路上心情無比矛盾。

    這首詩和樂府《十五從軍徵》以及賀知章的《回鄉偶書》更接近。

    十五從軍徵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阻應變片有哪兩大型別?各有何特點?